[發明專利]一種前臂可旋轉的肘關節鉸鏈式外固定支架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39035.6 | 申請日: | 202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46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范存義;孫正華;婁騰飛;孫子洋;王偉;周易;劉家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66 | 分類號: | A61B17/6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 地址: | 2002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前臂 旋轉 肘關節 鉸鏈 固定 支架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前臂可旋轉的肘關節鉸鏈式外固定支架,包括通過鉸鏈連接裝置鉸接的肱骨固定單元和橈骨固定單元;肱骨固定單元包括桿部,桿部上遠離鉸鏈連接裝置的一端設置有肱骨固定模塊;在遠離鉸鏈連接裝置的方向上,橈骨固定單元包括:與鉸鏈連接裝置連接的第一伸縮連桿;旋轉模塊,用以使橈骨固定單元上第一伸縮連桿意外的部分可軸向旋轉;和橈骨固定模塊。本發明提供的外固定支架通過設置旋轉模塊,使其在具有傳統肘關節固定架的使前臂相對于肱骨在一平面內活動鍛煉的功能的同時,還能使前臂可單獨軸向旋轉,避免由于肘關節固定支架限制橈骨遠端旋轉而導致恢復后前臂旋前活動度下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外固定架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前臂可旋轉的肘關節鉸鏈式外固定支架。
背景技術
肘關節損傷是骨科臨床中常見的病癥之一,肘關節和膝關節等關節使人體的活動更為靈活,在身體的活動過程中,關節始終處于一定范圍內的活動狀態。當負重或外力使關節的活動范圍超出最大范圍后就會造成關節損傷,對于較輕的、未造成骨骼和韌帶等的肘關節損傷,一般采取保守治療即可,例如進行按摩、熱敷等。而對于較為嚴重的肘關節損傷,例如骨折和韌帶損傷,則需要進行固定,現有技術中一般采取石膏固定,使肘關節維持在一固定角度,避免肘關節的任何活動,對肘關節起到保護作用。
在肘關節創傷后,部分病人會出現許多的并發癥,其中,肘關節僵硬為最主要的并發癥,發病率在3%-20%之間。肘關節日?;顒铀璧倪\動功能范圍在30°-130°內進行屈伸,90°旋前、90°旋后內進行旋轉。在肘關節切開松解手術的過程中,部分關節韌帶結構可能會遭到破壞,當累及內側副韌帶前束或外尺側副韌帶等重要結構時,肘關節的穩定性即會受到影響;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手術醫師常選擇韌帶修補或肘關節鉸鏈式外固定支架。
現有技術中的肘關節鉸鏈式外固定支架僅支持肘關節的屈伸運動,沒有前臂旋轉的功能。同時外固定架由于固定在橈骨遠端,限制了尺橈骨之間的相對運動,可能對前臂旋轉造成不可逆的影響。有文獻選取了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間52位符合納入標準的肘關節僵硬病人,進行了前瞻性研究。結果顯示在術后6周和術后3月時,前臂旋前活動度明顯下降。所以傳統的肘關節鉸鏈式外固定支架長時間固定會對前臂旋轉有影響?,F有技術還未有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的肘關節鉸鏈式外固定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在肘關節切開松解術后的患者在康復鍛煉的過程中,不但能鍛煉肘關節的屈伸功能,還可以鍛煉前臂的旋轉功能的肘關節鉸鏈式外固定支架。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前臂可旋轉的肘關節鉸鏈式外固定支架,包括通過鉸鏈連接裝置鉸接的肱骨固定單元和橈骨固定單元;
肱骨固定單元包括桿部,桿部上遠離鉸鏈連接裝置的一端設置有肱骨固定模塊;
在遠離鉸鏈連接裝置的方向上,橈骨固定單元包括:
與鉸鏈連接裝置連接的第一伸縮連桿;
旋轉模塊,用以使橈骨固定單元上第一伸縮連桿以外的部分可軸向旋轉;和
橈骨固定模塊。
進一步地,鉸鏈連接裝置包括通過旋轉軸或軸承連接的第一鉸接塊和第二鉸接塊;
桿部連接固定于第一鉸接塊;
第一伸縮連桿固定于第二鉸接塊。
進一步地,肱骨固定模塊和橈骨固定模塊上均設置有至少一個螺釘固定元件,用以通過螺釘固定于肱骨的中端和橈骨的遠端。
進一步地,在沿鉸鏈連接裝置向橈骨固定模塊的方向上,旋轉模塊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未經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903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