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長耐久涂覆聚烯烴隔膜制備方法以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38723.0 | 申請日: | 202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645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呂飛;申津婧;高秀玲;王馳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捷威動力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50/446 | 分類號: | H01M50/446;H01M50/417;H01M50/451;H01M50/403;H01M10/0525;C08J7/04;C09D123/06;C09D7/61;C08L23/06;C08L23/1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王春梅 |
| 地址: | 300380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久 涂覆聚 烯烴 隔膜 制備 方法 以及 應用 | ||
1.一種長耐久涂覆聚烯烴隔膜,其特征在于:在基膜單面或雙面涂覆一層交聯聚乙烯和陶瓷混合物,其中,交聯聚乙烯是通過輻照交聯或硅氧烷交聯制備而成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耐久涂覆聚烯烴隔膜,其特征在于:輻照交聯包括如下步驟:
a.重均分子量為10kg/mol~900kg/mol的聚乙烯粉末在室溫條件下利用高能射線進行輻照處理,輻照強度為20Gy/min~100Gy/min,總劑量為85Gy~400Gy,其中輻照過程中需要保持密封狀態,防止聚乙烯過度交聯;
b.輻照過后的聚乙烯粉末置于烘箱中,溫度范圍為40℃~110℃,靜置處理0.5h~24h;
c.高溫處理后的聚乙烯粉末在常溫條件下靜置處理一段時間后獲得交聯聚乙烯,靜置處理時間為0.5h~24h,其中交聯聚乙烯凝膠含量為10~9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長耐久涂覆聚烯烴隔膜,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聚乙烯重均分子量為100kg/mol~800kg/mol,輻照強度為30Gy/min~70Gy/min,總劑量為150Gy~400Gy;優選的,步驟b中溫度范圍為50℃~90℃,處理時間為0.5h-10h;優選的,步驟c中常溫靜置時間為0.5h~10h,交聯聚乙烯凝膠含量為20%~8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耐久涂覆聚烯烴隔膜,其特征在于:硅氧烷交聯包括如下步驟:
(1)在長徑比30以上的雙螺桿擠出中將聚乙烯100份、引發劑0.1~0.3份、硅氧烷接枝劑0.1~1.2份、催化劑0.4~1.0份通過計量料斗把對應物料加入擠出機后進行交聯,交聯溫度為110℃~180℃;
(2)通過擠出機擠出交聯聚乙烯,流延溫度為200℃~250℃,冷卻輥溫度為20℃~55℃,擠出速率為0.1m/min~20m/min,冷卻輥速度為5r/min~300r/min;
(3)經過冷卻水槽、冷卻風機冷卻、最后通過切粒機切粒,得到交聯聚乙烯母料,其中交聯聚乙烯凝膠含量為20~9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長耐久涂覆漿料,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聚乙烯份數為100份,引發劑為0.1~0.2份、硅氧烷交聯劑為0.3~0.9份、催化劑為0.4~0.6份,交聯溫度為120℃~160℃,其中引發劑為過氧化二異丙苯(DCP)、過氧化二苯甲酰(BPO)、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O)、過氧化二叔丁基、過氧化二叔丁基中的一種,硅氧烷接枝劑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種,催化劑為二月桂酸二甲基錫、二月桂酸二辛基錫、新癸酸鉍中的一種;優選的,步驟(2)中,擠出溫度為210℃~230℃,擠出速率為0.1m/min~15m/min,冷卻輥轉速為5r/min~180r/min;優選的,步驟(3)中,交聯聚乙烯凝膠含量為20%~85%。
6.一種長耐久涂覆漿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組分:交聯聚乙烯顆粒和陶瓷顆粒10~60份、溶劑10~70份、粘結劑1~20份,分散劑0.1~5份、表面活性劑0.1~2份,固含量為30~60%,其中交聯聚乙烯凝膠含量為10%~90%,交聯聚乙烯顆粒:陶瓷顆粒=0~100:0~100;優選的,交聯聚乙烯顆粒和陶瓷顆粒10~50份、溶劑20~65份、粘結劑5~20份,分散劑0.1~3份、表面活性劑0.1~1份,其中交聯聚乙烯凝膠含量為35%~90%,交聯聚乙烯顆粒:陶瓷顆粒=20~80:80~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捷威動力工業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捷威動力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872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