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速液壓夯實機用于大面積地基土加固的施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38715.6 | 申請日: | 202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783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馮波;孫文博;陶潤禮;郝宇馳;江帥;袁超哲;陳少軍;趙國權;傅榮華;羅章;朱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疏浚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046 | 分類號: | E02D3/0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葉鳳 |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速 液壓 夯實 用于 大面積 地基 加固 施工工藝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速液壓夯實機用于大面積地基土加固的施工工藝,包括步驟A1、提出地基土有效加固深度和地基土加固后效果;步驟A2、確定液壓強夯設備和輔助設備性能參數;步驟A3、現場試夯,判斷設備是否適合該工況,并確定夯擊參數;步驟A4、確定高速液壓夯實機施工收錘標準;步驟A5、場地整平,測量場地地形初始標高;步驟A6、完成夯擊工作。本發明第一次給出高速液壓夯實工藝的有效加固深度參考標準;首次給出了高速液壓夯實機的收錘標準;對于深部土體加固,采用不同對地單位面積夯擊能M的分層加固方式,利用該方法,高速夯實機進行大面積地基加固操作性和適用性增強。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高速液壓夯實機加固地基領域,特別是涉及高速液壓夯實機加固吹填土。
背景技術
高速液壓夯實機是中國古代人力夯的傳承與發展,是現代機械學機電液技術相結合的土工機械,成功地將沖擊能轉換為壓力能。高速液壓夯實機是用于加固地基的機械,主要用于橋涵背、新舊路基結合部、高填方等公路、鐵路路基夯實,堤壩及其護坡夯實,建筑溝槽及回填土夯實,環衛垃圾、有害物質填埋夯實等,高速液壓夯實工藝又稱為液壓強夯。用于高速(鐵)路路基補強時,可使碾壓達標路基繼續沉降10cm以上。高速液壓夯實機可直接與挖掘機、裝載機等配套使用。配套設備型號根據高速液壓夯實機型號進行配置,如高速液壓夯實機錘重質量越大,挖掘機或裝載機(配套設備)噸位應相應增大。配套設備主要為高速液壓夯實機提供液壓動力和行走能力。
相關的已有技術:
1常規強夯設備有效加固深度
針對普通強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應根據現場試夯或當地經驗確定,也可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中有效加固深度計算公式(詳見以下公式)進行預估。
公式中,h1為有效加固深度(m),W為錘的重量(t),H為落距(m),α為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數,與土質、含水率、錘型、錘底面積、工藝和設計標準等多種因素有關。普通強夯法的錘底面積基本相同,且強夯工藝相對成熟,其中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數可根據工況和經驗進行修正。常規強夯的特點是單錘夯擊能大,單錘夯擊能一般可達到1500kJ~10000kJ;夯擊頻率低,從夯點移位-套錘-夯錘吊起-夯錘落下,整個工藝周期長(2min~4min夯擊一次);設備較為笨重,移動性差。
2常規強夯收錘標準
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規定最后兩擊夯沉量平均值不宜大于下列數值:
當單擊夯擊能小于4000kJ時為50mm;當單擊夯擊能為4000kJ~6000kJ時為100mm;當單擊夯擊能大于6000kJ時為200mm(放入條文說明)。
3高速液壓夯實機設備特點
快速液壓夯實工藝又稱液壓強夯,液壓強夯設備工作是通過裝載機或者挖掘機提供提升和移動液壓強夯機架(以下簡稱機架)的液壓動力。
高速液壓夯實工藝因設備型號較多,且夯擊能E值遠小于普通強夯,現有技術中未給出高速液壓夯實工藝的有效加固深度參考指標。影響高速液壓夯實機加固深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夯擊能E、夯板面積;高速液壓夯實工藝因設備夯擊能E一般不大于150kJ,而夯板面積范圍變化較大,高速液壓夯實機有效加固深度變化大。高速液壓夯實設備相比常規強夯,其夯擊能小(一般不大于150kJ),夯擊頻率高(30擊~80擊/min),移動性強(以輔助設備移動速度為準)。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疏浚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中交疏浚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87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連接器組件及其連接方法
- 下一篇:基于激光輪廓的輪對檢測系統、方法和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