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泵管柱水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38468.X | 申請日: | 202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282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尤學剛;劉孔忠;吳堯增;程糾;張秀林;徐化奎;劉偉杰;汪建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02 | 分類號: | F16L5/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劉瑤云;陳偉斌 |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泵管 水密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泵管柱水密裝置,包括水密法蘭盤、膨脹節和護管,所述水密法蘭盤固定在泵管柱上,所述護管的頂部安裝有緊固法蘭,所述護管的底部固定在艙壁上,所述膨脹節的兩端均設有安裝法蘭,所述水密法蘭盤通過螺栓與所述膨脹節頂部的安裝法蘭連接,所述膨脹節底部的安裝法蘭通過螺栓與所述護管頂部的緊固法蘭連接。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適應性強、方便泵維修的特點,解決了由多泵管柱組成的管柱水密難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洋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泵管柱水密裝置。
背景技術
在石油化工及海洋工程行業,常用到貨油泵作為介質輸送設備。大部分貨油泵的頂板通過座圈固定在介質艙的頂部甲板上,座圈起到連接及水密作用。通常貨油泵的管柱只在一個艙內。但是,如果貨油泵的管柱需要穿兩個或多個艙,且無法將貨油泵的頂板直接布置在輸送介質的艙頂時,需要在穿艙處增加水密裝置,保證其水密性,從而保證兩個或多個艙的相對獨立,任何一個艙進水,水都不會流入另一個艙內。為了保證穿艙處的水密,通常想到的方法是在其中一個艙內,在泵的管柱外套一個護管,如公開號為CN109720513A、公開日為2019.5.7的中國專利:一種用于管線穿過水密艙壁的水密隔離結構,該專利為在下艙內的泵管柱外安裝一個護管,將泵頭至于一個容器內,護管與容器相連,兩者相當組成了一個大的護管,整體與艙的上壁及下壁焊接。此專利只適用于下艙體高度不高,泵管柱不需要布置中間支撐的泵。但是此專利需要在下部增加一個容器,容器需要開孔,否則介質無法先進入容器,再進入底部的泵頭處,由于泵頭整體置于一個容器中,難于在下部拆除泵頭進行維修,除非此容器周圍的板由焊接式都做成可拆卸式,但是做成可拆式會面臨密封問題。另一種方法是在上艙體內,泵管柱外安裝一個護管,護管上下分別與上艙壁和下艙壁焊接,保證密封,但是這種方法只適用于艙整體高度不高的情況,不需要中間支架,否則較難在護管內安裝支架。以上兩種方法在下艙體或上艙體增加整體護管的形式,占據較多的空間,不利于艙室的布置;同時,如果遇到上艙或下艙凈高較高時,護管的長度過長,不好固定,且難以在護管內安裝泵的中間支撐,需要耗費大量材料,增加重量,適應性差,在實際工程應用中都難以實施,由于貨油泵的管柱由多根管組成,普通的密封裝置也難以實現其密封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泵管柱水密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適應性強、方便泵維修的特點,解決了由多泵管柱組成的管柱水密難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泵管柱水密裝置,包括水密法蘭盤、膨脹節和護管,所述水密法蘭盤固定在泵管柱上,所述護管的頂部安裝有緊固法蘭,所述護管的底部固定在艙壁上,所述膨脹節的兩端均設有安裝法蘭,所述水密法蘭盤通過螺栓與所述膨脹節頂部的安裝法蘭連接,所述膨脹節底部的安裝法蘭通過螺栓與所述護管頂部的緊固法蘭連接。
水密法蘭盤固定在泵管柱上,護管頂部固定有緊固法蘭,底部固定在艙壁上,在護管上安裝有膨脹節,可以吸收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位移,膨脹節頂面的安裝法蘭通過螺栓螺母與水密法蘭盤連接,底端的安裝法蘭通過螺栓螺母與護管上的緊固法蘭連接,整體形成一個水密裝置。本發明針對現有水密裝置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的水密裝置,可大大提高其適應性,且安裝方便。
進一步,在艙壁上開孔,所述護管在孔內定位,并將所述護管焊接在艙壁上。
進一步,所述水密法蘭盤直接焊接固定在泵管柱上。
進一步,所述緊固法蘭直接焊接在所述護管的頂部。
進一步,所述水密法蘭盤、緊固法蘭、安裝法蘭的法蘭規格一致。
進一步,所述水密法蘭盤與所述膨脹節頂部的安裝法蘭之間安裝有法蘭墊片。
進一步,所述緊固法蘭與所述膨脹節底部的安裝法蘭之間安裝有法蘭墊片。
進一步,所述法蘭墊片的材質為橡膠、金屬或PTFE中的一種。
進一步,所述膨脹節為金屬膨脹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未經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846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