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信號發送、接收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37037.1 | 申請日: | 2016-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671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28 |
| 發明(設計)人: | 郝鵬;夏樹強;帕特里克·斯韋德曼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30 | 分類號: | H04W72/30;H04W72/0453;H04W74/00;H04W74/08;H04W56/00;H04L5/00;H04W72/53;H04W72/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譚營營;胡彬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信號 發送 接收 方法 裝置 | ||
一種信號發送、接收方法及裝置,信號發送裝置包括:第一傳輸模塊,在所述第一頻域資源集合上傳輸信號和/或信道給第二類節點;或者在所述第一頻域資源集合及第二頻域資源集合上傳輸信號和/或信道給第二類節點;其中,所述第一頻域資源集合及第二頻域資源集合為在物理載波上的資源元素RE集合;所述第一頻域資源集合的中心RE位置與物理載波的信道號相關。本發明可以靈活的為初始接入過程中的信號和/或信道分配更多的頻域資源,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1610878654.3”,申請日為“2016年9月30日”,題目為“一種信號發送、接收方法及裝置”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信號發送、接收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終端初始接入、切換或小區選擇過程中需要在特定頻帶的各個可能的頻點上搜索同步信號。在搜索到同步信號之后,終端可以完成與物理載波之間的下行時間同步及頻率同步,并檢測廣播信道獲取系統配置消息。系統配置消息中包括了物理載波帶寬,隨機接入信道(或上行同步信道)的配置情況等信息。
在獲取系統配置消息之后,終端發送隨機接入信號(或者上行同步信號),即(隨機接入信道上傳輸的信號,即第一消息),執行上行同步過程。在基站成功檢測隨機接入信號之后,測量定時提前量,并通過隨機接入響應信號將定時提前量和/或其對應的隨機接入信號標識發送給終端(隨機接入信道上傳輸的信號的響應信息,即第二消息)。終端尋找自己使用的隨機接入信號的標識,并應用該標識所對應的定時提前量向基站發送第二消息的反饋信息(基于響應信息傳輸的信息,即第三消息)。第三消息中包含了終端的標識。基站在檢測到第三消息后,發送第三消息的反饋信息(第三消息的反饋信息,即第四消息),用于向終端確認其上行同步過程已經完成。
此外,對于簡化的隨機接入過程,終端只發送第一消息,其中包含了用于測量定時提前量的信號及終端標識。基站僅發送第二消息,其中包含了定時提前量和/或隨機接入信號標識和/或所接收到的第一消息中的終端標識。
物理載波中心頻點(即直流頻率)被放置在各個信道號(channel number)對應的頻域位置上。相鄰信道號之間的頻率間隔被稱為信道柵格(channel raster)或載波柵格(carrier raster)間隔。終端搜索同步信號的頻域步長被稱為頻率柵格(frequencyraster)或終端柵格(UE raster)間隔。在LTE系統中,終端柵格間隔與信道柵格間隔相同,即終端在所有可能的信道號對應的頻域位置上搜索同步信號(如圖1所示)。
在第5代移動通信系統中,為了降低終端頻域搜索的復雜度,工業界提出使用更大的終端柵格間隔,即終端柵格間隔可以大于信道柵格間隔(如圖2所示)。在這種情況下,同步信號、廣播信道或其它初始接入相關的信號/信道的中心頻點(即直流)位置限制了系統的最小帶寬。這是由于這些信號/信道占用的頻域資源不能超過物理載波頻域資源范圍(如圖2所示)。當同步信號、廣播信道或其它初始接入相關的信號/信道的中心頻點與物理載波中心頻點相同時,可用帶寬為整個物理載波帶寬,但是,當同步信號、廣播信道或其它初始接入相關的信號/信道的中心頻點與與物理載波中心頻點不相同時,可用帶寬小于整個物理載波帶寬。當物理載波帶寬較小的時候,這一問題尤為嚴重。此外,第5代移動通信系統將使用非常大的物理載波帶寬用于數據傳輸。但在初始接入過程,終端還未完成與系統的同步,如果終端或基站使用與數據傳輸相同的載波帶寬發送/接收初始接入相關的信號或信道,終端或基站的復雜度將會極大的提高。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方案。
一種信號發送裝置,包括:
第一傳輸模塊,用于在所述第一頻域資源集合上傳輸信號和/或信道給第二類節點;或者在所述第一頻域資源集合及第二頻域資源集合上傳輸信號和/或信道給第二類節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703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