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MBD模型的關鍵檢驗特性識別及其提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36971.1 | 申請日: | 202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34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0 |
| 發明(設計)人: | 于勇;勞欣欣;鮑強偉;趙罡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7 | 分類號: | G06F30/27;G06F30/10;G06N20/10;G06N3/00;G06N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李娜;王順榮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mbd 模型 關鍵 檢驗 特性 識別 及其 提取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MBD模型的關鍵檢驗特性識別及其提取方法,其步驟如下:一:解析MBD模型,獲得三維標注和檢驗工具列表集合;二:后期標注依附特征類型、檢驗特性類型并提取精度,匹配檢驗工具;三:在幾何模型和結構樹上添加檢驗項目;四:編碼組成染色體;五:隨機生成初始種群;六:訓練SVM預測模型;七:使用K折交叉驗證計算個體的適應值;八:選擇優秀個體組成新種群;九:交叉和變異生成新個體;十:若滿足條件,執行步驟十一,否則返回步驟七;十一:將關鍵檢驗特性輸出到excel表格中;通過以上步驟,可以識別出MBD模型中的關鍵檢驗特性,再提取標注信息并分配檢驗工具,最終輸出到電子表格中,從而為現場檢驗提供后續指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模型定義(Model-based Definition,MBD)的關鍵檢驗特性識別及提 取的方法。具體是指一種用于解析MBD模型的關鍵檢驗特性識別及信息提取的方法,能夠 自動從輸入的MBD模型中提取出檢驗特性制定檢驗規程,進而基于檢驗信息識別出關鍵檢 驗特性,輔助后續工藝智能化決策,屬于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Computer AidedProcess Planning,CAPP)領域。
背景技術
基于模型定義(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集成了設計、制造、檢驗信息的三維數 字化模型,完整的表達了產品定義信息,建立了從“設計——制造——檢驗”信息間的各種關 聯信息,提高了數據的集成度和共享程度,是產品全生命周期(PLM)信息載體。在產品檢 驗階段,MBD技術帶來了大量的便利。將二維圖紙作為檢驗依據,不規則形狀的檢驗給檢測 和分析帶來大多的不便。采用MBD技術,檢驗工序的制定、公差數據的獲取、檢測路徑的 規劃、測量結果分析及反饋等信息可以直接從三維模型上獲取。利用測量數據重構模型與理 論模型對比,即可快速判斷超差;對測量數據和制造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為檢驗工藝的制定 提高效率,提高檢驗效率。經過近十年的發展,MBD已經在航空工業逐漸取得應用。
在零件制造過程中,工序間的檢驗環節是保證零件質量的一個手段。雖然MBD技術在 設計階段已經得到了一定應用,但在零件工藝和檢驗環節的應用還比較薄弱。目前,在零件 檢驗階段,多數研究集中在對檢驗模型的定義、測量點的分布以及測量路徑規劃等方面,并 未從檢驗對象的角度考慮。對于復雜的零件,需要檢測的特性往往很多,要檢測每個產品的 所有特性存在巨大的困難。
在此背景下,關鍵檢驗特性識別及提取能夠自動解析設計自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CAD)系統的零件MBD模型,并自動生成其相應的檢驗規程,對于提升CAPP 的自動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得到了廣泛的研究。但是已有的研究中,特征識別算法 的運行效率較低,同時現有成果多針對于CAD幾何模型,對MBD模型的研究較少,本發明 克服了以上研究的不足,基于組件應用架構(Component ApplicationArchitecture,CAA)對 CATIA(Computer Aide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Application)進行二次開發,提出了一種針 對MBD模型的關鍵檢驗特性識別及提取方法。
發明內容
(一)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輔助機加檢驗工藝設計的MBD模型關鍵檢驗特 性識別及其提取方法,以改善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提高了現場檢驗效率,另一方面 不僅能夠提取出關鍵特性的幾何信息,還能夠將依附在加工特征表面的三維標注信息及模型 結構樹上的工程注釋信息提取出來,自動為其分配檢驗工具并生成檢驗規程,從而減少人工 參與,縮減檢驗環節的時間成本。
(二)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697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