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含氟C9樹脂加氫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36900.1 | 申請日: | 202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046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先茂;吳陽春;王澤;王瑜;王國興;夏大寒;周正;趙志杰;彭渺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科林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3/887 | 分類號: | B01J23/887;C08F8/04;C08F24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含氟 c9 樹脂 加氫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高含氟C9樹脂加氫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劑由活性組分M1,助劑組分M2及載體組分M3組成,用于加氫脫除C9樹脂中的氟和硫;以催化劑總重量100%計,M1組分含量為37%-54%,M2組分含量為4%-6%,余量為M3組分;M1組分含有Ni、Mo、Cu、Al,M2組分含有Sm、Na,M3組分為無定型硅鋁-MgAl2O4復合氧化物;該催化劑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Ni、Cu和Al的可溶性鹽加入水中配制成溶液Ⅰ,將沉淀劑緩慢加入溶液Ⅰ中,控制反應溫度50-80℃,體系pH為9-10,沉淀完成后繼續恒溫攪拌3-5h,得到的漿液待用;
(2)將Mo的可溶性鹽溶于水,加入表面活性劑配制成溶液Ⅱ,攪拌加熱至50-80℃,然后將步驟(1)得到的漿液加入溶液Ⅱ中,在80-120℃下回流反應3-5h,將得到的產物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組分M1的前驅物;
(3)將偏鋁酸鈉溶液、硅酸鈉溶液與硫酸鋁溶液并流加入到反應容器中,保持反應溫度為20-50℃,體系pH值為6.5-9.5,反應0.5-2.5 h,隨后加熱至60-90℃,老化0.5-3h得到無定型硅鋁漿液,再向上述漿液中加入MgAl2O4攪拌均勻,將得到的產物過濾,洗滌,干燥得到組分M3的前驅物;
(4)將Na和Sm的可溶性鹽溶于水,得到組分M2的溶液,再將M1的前驅物和組分M3的前驅物混合均勻,然后加入M2的溶液,田菁粉、硝酸水溶液擠條成型,經干燥、焙燒成型,得到一種高含氟C9樹脂加氫催化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含氟C9樹脂加氫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M1組分總重量100%計,M1組分中NiO含量為47%-72%,MoO3含量為11%-15%,CuO含量為6%-9%,余量為Al2O3,以M2組分總重量100%計,M2組分中Sm2O3含量為27%-48%,Na2O含量為52%-73%,以M3組分總重量100%計,無定型硅鋁含量為74%-88%,MgAl2O4含量為12-26%。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含氟C9樹脂加氫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Ni鹽選自硝酸鎳、氯化鎳中的一種,所用Mo鹽選自七鉬酸銨、四鉬酸銨中的一種,所用Cu鹽選自硝酸銅、氯化銅中的一種,所用鋁鹽選自硝酸鋁、硫酸鋁中的一種,所用Sm鹽為硝酸釤,所用鈉鹽選自硝酸鈉、硫酸鈉中的一種,所用沉淀劑選自氫氧化鈉、氨水中的一種,所用表面活性劑選自十二烷基磺酸鈉、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銨中的一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含氟C9樹脂加氫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制備出的催化劑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應用為使用在高含氟C9樹脂加氫脫氟、脫硫的反應中。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催化劑在430℃經氫氣還原,在反應壓力6.0-8.0MPa、反應溫度210-330℃、氫油體積比300-600、體積空速0.5-1.5h-1的條件下使用,脫氟率大于86%,脫硫率大于9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科林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武漢科林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690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