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影像科用審片閱片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36136.8 | 申請日: | 202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93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衛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衛華 |
| 主分類號: | G02B27/02 | 分類號: | G02B2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00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影像 科用審片閱片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影像科用審片閱片裝置,包括支撐箱、安裝箱和移動臺,所述支撐箱的內側設置有支撐槽,所述支撐槽的頂部活動安裝有移動輪,所述移動輪的頂部連接在軸承板,所述軸承板的頂部通過螺栓安裝有移動臺,移動臺的頂部安裝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的頂部安裝有旋轉座,且支撐座貫穿在支撐臺的內側,所述旋轉座的頂部安裝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頂端通過螺栓連接有活動桿,所述活動桿的一端通過螺栓連接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的前端安裝有閱片固定箱,所述閱片固定箱的前端嵌合安裝有固定夾子。本發明上的投影儀將拍攝到的圖片通過投影口投射出去,擴大圖形,方便患者和醫生觀察,同時也方便醫生對患者進行講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影像科用審片閱片裝置。
背景技術
在醫療治療中醫生,需要用到閱片裝置來觀察診斷基礎、骨骼肌肉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乳腺、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和腹膜后間隙、中樞神經系統等,在人們檢查身體時,需要做胸透、x光照射等醫療檢驗身體內部的情況,并需要醫生通過閱片裝置來查看,告知人們身體是否有嚴重或輕度癥狀,是否需要治療,以便于人們在生病時,即使進行治療,以免加深病狀。
現有的影像科用審片閱片裝置存在的缺陷是:
1、對比文件CN211236462U公開了一種影像科用閱片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顯示屏本體,所述顯示屏本體一側面的中部開設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內壁固定安裝有玻璃屏,所述玻璃屏的形狀為矩形;本實用新型,通過顯示屏本體的背面開設有插孔,插孔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散熱板,散熱板的外表面卡斯和有通風孔,有效的使閱片裝置在長時間使用時,能夠散去閱片裝置內部所產生的熱量,并使內部的溫度能夠持續不變,增加閱片裝置的使用時間,同時增加了閱片裝置整體的穩定性,方便進行閱片。”裝置內部缺少角度調節裝置,裝置不方便進行活動,患者與醫生的觀看效果比較差;
2、對比文件CN210573023U公開了一種影像科用閱片裝置,“該影像科用閱片裝置主要由:推車(1)、設置在所述推車(1)內部的升降機構(2)以及設置在所述升降機構(2)上的燈箱(3)組合而成,所述推車(1)的底端設有滾輪(11),所述推車(1)的右上端設有推桿(12),本實用新型的影像科用閱片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燈箱的亮度可以通過調節鈕來調節大小,避免醫務人員長時間觀看造成視疲勞,并且可實現升降,燈箱降下后燈箱的頂沿與推車的上頂面同高,使得該推車可當做護理推車使用,二者結構,一車兩用;極大的節約了時間,也避免了查房時由于無閱片裝置造成的誤診或誤判等情況的發生。”缺少加強注意的裝置,醫生在講解時,患者無法準確的了解到醫生所講的部位,容易發生偏差;
3、對比文件CN210534450U公開了一種放射影像科閱片裝置,“包括:圓盤;支架機構,所述支架機構與圓盤連接;燈箱機構,所述燈箱機構的數量為多個,多個燈箱機構均與圓盤連接;吹氣機構,所述吹氣機構與圓盤連接,且吹氣機構包括條形管、出氣孔、出氣管、氣泵、分氣盤和分支導管,所述圓盤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氣泵,氣泵的出氣口連接出氣管的一端,出氣管的另一端與分氣盤上表面的進氣口連接;所述分氣盤與圓盤固定連接,且分氣盤的底部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多個與其內部相互連通的分支導管,每個分支導管遠離分氣盤的一端均連接有條形管。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放射影像科閱片裝置具有方便取片且減小灰塵粘附幾率的優點。”缺少加強注意的裝置,醫生在講解時,患者無法準確的了解到醫生所講的部位,容易發生偏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影像科用審片閱片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衛華,未經劉衛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613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