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SPN技術承載電力業務性能測試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35814.9 | 申請日: | 202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818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鵬;邵淑燕;謝飛;劉菲菲;張立楊;王一蒙;葉涵;李迅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山東智源電力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朱曉熹 |
| 地址: | 25002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spn 技術 承載 電力 業務 性能 測試 方法 | ||
1.一種基于SPN技術承載電力業務性能測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測試切片傳輸層轉發延時和抖動:按照PE-PE模型和PE-P-PE模型以靈活以太網連接節點設備NE1和節點設備NE3,并配置連接節點設備NE1和NE3的三條第一切片以太通道;
通過數據網絡測試儀分別向三個第一切片以太通道發送第一業務流、第二業務流和第三業務流;并記錄經過所述PE-PE模型傳輸和所述PE-P-PE模型的業務延時;其中,所述第一業務流的流量:,所述第一業務流的包長包括128字節、512字節、1518字節以及9600字節;所述第二業務流的流量:,所述第二業務流的包長包括128字節、512字節、1518字節以及9600字節;所述第三業務流的流量:,所述第三業務流的包長包括128字節、512字節、1518字節以及9600字節;
測試切片傳輸層通道間的隔離能力:通過靈活以太網連接節點設備NE4、節點設備NE5和節點設備NE6,配置連接節點設備NE4和NE6的四條第二切片以太通道,且分配的時隙分別為5個、6個、7個和1個;其中時隙為5、6和7的三個第二切片以太通道分別連接所述節點設備NE4端口1-2和所述節點設備NE6端口2-2、所述節點設備NE4端口1-3和所述節點設備NE6端口2-3和所述節點設備NE4端口1-4和所述節點設備NE6端口2-4;剩余的所述第二切片以太通道經節點設備NE5連接節點設備NE4端口1-1和節點設備NE6端口2-1,所述SDH測試儀連接所述節點設備NE4和所述節點設備NE6的E1接口;
通過所述數據網絡測試儀同時分別向第二切片通道中的三條發送第五業務流、第六業務流和第七業務流并記錄收發包情況;通過SDH測試儀向剩余的第二切片通道發送E1業務流記錄誤碼情況,增加所述第五業務流、第六業務流、第七業務流中任意一個的流量至發生擁塞并記錄收發包情況和誤碼情況;所述第五業務流的流量:,所述第五業務流的包長包括128字節、512字節以及1518字節;所述第六業務流的流量:,所述第六業務流的包長包括128字節、512字節以及1518字節;所述第七業務流的流量:,所述第七業務流的包長包括128字節、512字節以及1518字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SPN技術承載電力業務性能測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構建PE-PE模型包括:通過靈活以太網連接節點設備NE1和節點設備NE3,配置所述節點設備NE1和所述節點設備NE3之間的端到端MPLS-TP封裝的第一以太網業務;
建PE-P-PE模型包括:通過靈活以太網連接節點設備NE1節點設備NE2和節點設備NE3;配置所述節點設備NE1和所述節點設備NE3之間經節點設備NE2的端到端MPLS-TP封裝的第一以太網業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基于SPN技術承載電力業務性能測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構建實現所述第一以太網業務的三個所述第一切片以太通道,所述第一切片以太通道分別配置2、5和8個時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SPN技術承載電力業務性能測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加所述第五業務流、第六業務流、第七業務流中任意一個的流量到40G。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SPN技術承載電力業務性能測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對結果分析確定SPN通信網性能的可靠性:通過測量的延時、丟包以及誤碼與行業要求標準對比確定SPN通信網承載電力業務的可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山東智源電力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山東智源電力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5814.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