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移動終端中應用程序管理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35320.0 | 申請日: | 202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174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宇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宇翔 |
| 主分類號: | G06F3/0481 | 分類號: | G06F3/0481;G06F9/445;G06F9/455;G06F16/16 |
| 代理公司: | 鄭州意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張江森;侯喜立 |
| 地址: | 475400 河南省周口***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 終端 應用程序 管理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中應用程序管理方法及系統,首先檢測到對應用程序的預設操作時,在移動終端顯示預設功能,當點擊預設功能時,新建一個容器,在所述容器中加載與預設功能對應的子文件夾,利用所述容器執行預設功能;在系統檢測到完成預設功能后,自動銷毀與所述預設功能對應的容器,其具體為:當檢測到服務器返回成功的報文時,系統自動銷毀與預設功能對應的容器,或者當檢測到預設功能調用所述應用程序成功時,系統自動銷毀與預設功能對應的容器。實現了對應用程序預設功能的自主管理。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程序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動終端中應用程序管理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移動終端保有量持續增長。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例如移動支付、手機導航、手機購物等。在手機上安裝的應用程序也越來越多,目前使用應用程序的方式是,打開手機應用,找到對應的功能,然后點擊啟動。以最常見的支付為例,用戶需要打開支付APP,打開掃碼功能,然后進行支付。
一些手機提供了長按應用程序圖標,然后顯示常用的功能,再點擊需要的功能,即可使用,但是其也要啟動應用程序,而且在啟動后,應用程序一直在運行,除非用戶手動關閉,其也會消耗手機電量、流量。
此外,桌面顯示預設功能的菜單,會對其他應用程序遮擋,影響用戶的使用,尤其是老年用戶,彈出預設功能菜單,如果此時想看其他應用程序,需要點擊桌面。
而且如果誤觸預設功能菜單,在預設功能切換到后臺后,用戶無法通過桌面程序圖標知曉誤觸了哪些應用的預設功能,導致其在后臺一直運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中應用程序管理方法、系統,克服了使用應用程序的過程復雜,且缺乏自主管理的問題,而且便于用戶操作,防止對其他應用程序的遮擋。
在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中應用程序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檢測到對應用程序的預設操作時,在移動終端顯示預設功能,當點擊預設功能時,新建一個容器,在所述容器中加載與預設功能對應的子文件夾,利用所述容器執行預設功能;
S2,在系統檢測到完成預設功能后,自動銷毀與所述預設功能對應的容器,其具體為:當檢測到服務器返回成功的報文時,系統自動銷毀與預設功能對應的容器,或者當檢測到預設功能調用所述應用程序成功時,系統自動銷毀與預設功能對應的容器。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步驟S1之前,還包括,將源碼編譯成應用程序的可執行文件,所述應用程序包括若干預設功能的獨立模塊,當安裝所述應用程序的可執行文件時,生成應用程序的文件夾,所述文件夾包括與若干功能對應的子文件夾。
所述預設操作為在移動終端桌面長按應用程序圖標。
所述在移動終端顯示預設功能具體為,放大應用程序圖標,將圖標分割成若干區域,在所述區域中顯示預設功能;在使用預設功能時,如果切換到后臺,所述區域顏色加重,以與其他區域區分。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容器中加載與預設功能對應的子文件夾,利用所述容器執行預設功能,還包括:根據預設功能的具體操作,在容器中還可以加載其他功能對應的子文件夾。
另一個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中應用程序管理系統,包括以下模塊:
檢測模塊,用于在檢測到對應用程序的預設操作時,在移動終端顯示預設功能,當點擊預設功能時,新建一個容器,在所述容器中加載與預設功能對應的子文件夾,利用所述容器執行預設功能;
銷毀模塊,用于在系統檢測到完成預設功能后,自動銷毀與所述預設功能對應的容器,其具體為:當檢測到服務器返回成功的報文時,系統自動銷毀與預設功能對應的容器,或者當檢測到預設功能調用所述應用程序成功時,系統自動銷毀與預設功能對應的容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宇翔,未經張宇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53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