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駕駛車輛縱向駕駛擬人化程度評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35159.7 | 申請日: | 202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219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鄭玲;李劍輝;喬旭強;李以農;余穎弘;曾迪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W60/00 | 分類號: | B60W60/00;B60W40/09 |
| 代理公司: | 重慶鼎慧峰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楊云川 |
| 地址: | 40000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駕駛 車輛 縱向 擬人化 程度 評價 方法 | ||
1.一種自動駕駛車輛縱向駕駛擬人化程度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不同類型駕駛員的駕駛數據,選取各類中典型駕駛員的駕駛數據并擬合為GMM,利用KL散度將其他駕駛數據分類;所述駕駛數據包括駕駛環境和跟車數據,駕駛環境包括: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和城市道路,跟車數據包括:主車速度,相對距離,相對速度和主車加速度;
根據分類的駕駛數據建立不同類型駕駛員跟車模型;
基于MPC理論,結合不同類型駕駛員跟車模型建立巡航控制系統;
將巡航控制系統用于實車試驗采集跟車數據片段,將跟車數據片段擬合為GMM,利用KL散度將跟車數據片段分類,計算分類識別率用于評價擬人化程度;所述分類識別率為:其中,N為駕駛員數據片段總數,Ccorrect為識別準確片段數量;
邀請對應類型的駕駛員體驗并進行主觀評價,根據分類識別率和主觀評價計算綜合評價結果:
S=ξSsubjective+(1-ξ)Sobjective;
其中,ξ為權重參數,Ssubjective為主觀滿意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駕駛車輛縱向駕駛擬人化程度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類型駕駛員包括:保守型、一般型和激進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駕駛車輛縱向駕駛擬人化程度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選擇主車速度、相對距離、相對速度和主車加速度作為特征向量x=[vf d Δv af],選取三個典型駕駛員的駕駛數據分別代表保守型、一般型和激進型三類駕駛員的基準數據,并利用EM算法將這三組數據擬合為GMM:
其中,p(x|μi,∑i)為單一高斯分布,∑i為第i個高斯分布的協方差矩陣,μi為第i個高斯分布的均值向量,ai為第i個高斯成分的混合系數,滿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駕駛車輛縱向駕駛擬人化程度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駕駛員跟車模型為:
afR=SVE·kv·Δv+SDE·kd·Δd;
其中,afR為駕駛員的參考加速度,SVE為車速誤差敏感度,SDE為車距誤差敏感度,kv和kd為常系數,Δd為車距誤差,Δv為相對車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駕駛車輛縱向駕駛擬人化程度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車速誤差敏感度為:
SVE-1=kSVEvf+dSVE;
車距誤差敏感度為:
SDE-1=kSDEvf+dSDE;
其中,kSVE、dSVE、kSDE和dSDE均為常量參數,vf為主車速度。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駕駛車輛縱向駕駛擬人化程度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車距誤差為:
Δd=ddes-d;
相對車速為:
Δv=vp-vf;
期望距離ddes為:
ddes=avf2+bvf+c;
其中,vp為前車車速,d為相對距離,a,b和c均為常量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515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