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道路的裝配式發光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34897.X | 申請日: | 202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69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夏陽;沈標;劉熙;黃水華;陳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天承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17/00 | 分類號: | E01C17/00;E01C11/22;E01C15/00;E01F9/582;E01C1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維律師事務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權 |
| 地址: | 22612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道路 裝配式 發光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道路的裝配式發光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第一支撐板遠離第二支撐板的一側設置有第一環形限位板,第一環形限位板與第一支撐板形成的空間內容置有發光模組,第一支撐板與第二支撐板之間設置有第二環形限位板,第一支撐板上設置有第一開口,第二支撐板相對的兩個側邊分別具有延伸部,延伸部位于第二環形限位板的外側,通過延伸部將第二支撐板固定于基座上,第二支撐板位于第二環形限位板內的部分設置有第二開口。本發明的發光裝置采用裝配式結構設計,能夠適應不同道路區域的施工需求,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對交通流的通行影響。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發光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道路的裝配式發光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城市路網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運輸速度、經濟效益等要求的不斷提高,對于功能型道路的研究也越來越引起重視。在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中,大多數事故通常發生在視線不佳的道路區域,如斑馬線、照明效果較差的小道等,由于車輛駕駛員很難及時看清前方的通行情況,導致事故頻頻發生,尤其在陰雨天、夜間等天氣情況下。
為了緩解這些情況的發生,目前普遍的做法有以下幾種:
(1)在視線不佳的道路區域鋪設白天吸能、夜間發光的聚合材料進行警示標記,通過聚合材料在夜間發出藍光為駕駛員指引方向,提升駕車安全。但由于所在路面車輛通行頻繁,使用一段時間后鋪層磨損嚴重,導致發光效果難以滿足最初的使用需求,且造價也較高,難以在路網大范圍普及。
(2)在視線不佳的道路區域側面安裝兼具夜光指示和警示功能的夜光標志牌,這種夜光標志牌在夜間不需要任何外界光的反射就可以令駕駛員清晰看到,大大提高了行車的安全性。但由于標示牌通常以駕駛員的視線角度位置為依據安裝,對于低頭族、老人、小孩等群體的影響力較小,同時在一些較大的交叉路口,夜光標志牌的作用距離也比較有限,難以從根本上起到預防交通事故的作用。
(3)在視線不佳的道路區域安裝地燈等發光設備,通過設備的發光效果,從視覺上同時為駕駛員和行人提供發光警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上述產品的功能缺陷。但這些發光設備在道路上的施工難度較大,且施工工期也較長,影響了路網的正常運行,同時對于不同規格的發光設備,需要獨立設計模具,不利于生產效率的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道路的裝配式發光裝置,在降低施工難度、縮短施工周期的同時,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用于道路的裝配式發光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第一支撐板遠離第二支撐板的一側設置有第一環形限位板,第一環形限位板與第一支撐板形成的空間內容置有發光模組,第一支撐板與第二支撐板之間設置有第二環形限位板,第一支撐板上設置有第一開口,通過第一開口將發光模組的線路引入第二環形限位板與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形成的空間內,第二支撐板相對的兩個側邊分別具有延伸部,延伸部位于第二環形限位板的外側,通過延伸部將第二支撐板固定于基座上,第二支撐板位于第二環形限位板內的部分設置有第二開口。
優選地,第二環形限位板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至少一條加強筋,加強筋與第二支撐板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小于90°。
優選地,第二環形限位板的外側壁上設置有兩條加強筋,兩條加強筋分別與第二支撐板兩側的延伸部平行設置。
優選地,加強筋的表面具有凹凸結構。
優選地,該發光裝置還包括中空的三通連接管,三通連接管的縱向管貫穿第二開口,并通過密封膠與第二開口密封連接,三通連接管的兩個橫向管位于第二支撐板遠離第一支撐板的一側。
優選地,基座為相對設置的兩個,兩個基座分別通過螺栓組件與延伸部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天承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通天承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489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