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云數據疊加的智能化創傷數據庫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33855.4 | 申請日: | 202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853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荊軼初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英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1 | 分類號: | G06F16/21;G06Q10/06;G06Q50/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得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62 | 代理人: | 張麗 |
| 地址: | 400030 重慶市九***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數據 疊加 智能化 創傷 數據庫 系統 | ||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基于云數據疊加的智能化創傷數據庫系統,其包括DB服務器集群和與DB服務器集群分別連接的數據交換服務器集群,所述DB服務器集群作為創傷數據庫,所述數據交換服務器集群連接有區域創傷中心,所述數據交換服務器集群作為數據交換模塊,所述區域創傷中心連接有醫院,所述醫院連接有數據錄入終端和數據查看終端;使創傷數據信息管理規范化和體系化,便于提取有效的創傷相關的信息,滿足創傷中心的創傷救治核心數據的登記、醫療質量控制的評估和考核,而且可滿足醫院臨床創傷救治數據總結和研究的基本要求,并有良好的可拓展性,助力于中國創傷中心建設、促進創傷救治品質和能力的不斷提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數據庫系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云數據疊加的智能化創傷數據庫系統。
背景技術
創傷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一個重大衛生問題。創傷是“發達社會疾病”,世界第四位死因,每年超過500萬人死亡,我國每年因創傷就醫6200萬,約200萬住院,死亡70-80人(約1/3~1/2是交通傷),45歲以下人員的首要死亡原因。每天醫院里治療著大量的創傷患者,醫院救治設備條件明顯改善,嚴重創傷死亡率卻有所增加,但找不到明確的原因,臨床醫生在總結分析創傷資料時都抱怨:1、臨床資料總結難!2、缺乏創傷救治數據!影響我國創傷救治研究與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原因:創傷病歷信息不規范、缺項多,能歸納、統計、比較和分析的信息少。加強創傷數據的標準化、積累與應用是迫在眉睫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基于云數據疊加的智能化創傷數據庫系統,使創傷數據信息管理規范化和體系化,便于提取有效的創傷相關的信息,滿足創傷中心的創傷救治核心數據的登記、醫療質量控制的評估和考核,而且可滿足醫院臨床創傷救治數據總結和研究的基本要求,并有良好的可拓展性,助力于中國創傷中心建設、促進創傷救治品質和能力的不斷提升。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基于云數據疊加的智能化創傷數據庫系統,其包括DB服務器集群和與DB服務器集群分別連接的數據交換服務器集群,所述DB服務器集群作為創傷數據庫,所述數據交換服務器集群連接有區域創傷中心,所述數據交換服務器集群作為數據交換模塊,所述區域創傷中心連接有醫院,所述醫院連接有數據錄入終端和數據查看終端;
所述基于云數據疊加的智能化創傷數據庫系統還包括數據抓取模塊、系統管理模塊、系統維護模塊、病歷管理模塊、創傷評分模塊和統計報表模塊;
所述病歷管理模塊與創傷數據庫連接,所述系統維護模塊、系統管理模塊、創傷評分模塊和統計報表模塊分別與創傷數據庫連接,所述數據抓取模塊與所述病歷管理模塊連接,所述數據抓取模塊輸入端連接醫院和第三方院前系統;
通過手動向病歷管理模塊錄入患者創傷信息或數據抓取模塊抓取患者創傷數據信息,并輸入到創傷數據庫,系統維護模塊對創傷數據庫內的創傷數據和數據庫字典進行維護,并在進入創傷數據庫的同時啟動創傷評分模塊并輸出創傷評分結果;
系統管理模塊對醫院及其管轄范圍內的目標單位進行權限和角色信息管理,由統計報表模塊根據創傷評分結果和對應的創傷數據關聯信息輸出統計報表。
作為優選的,所述數據抓取模塊設有數據交換接口,所述數據交換接口對應連接第三方院前系統、RIS信息系統、PACS信息系統、LIS信息系統和HIS信息系統。
作為優選的,所述創傷評分模塊通過來自病歷管理模塊中錄入的創傷數據信息,按照不同類型的創傷數據信息分類進行創傷評分,創傷數據信息的類型包括RTS、GCS、CRAMS、PHI、ISS、NISS、PS-TRISS、PS-ASCOT、FI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英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英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385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