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舞花姜在殺螨殺蟲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農藥與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33836.1 | 申請日: | 202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411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龍;權美蓉;劉奇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N65/48 | 分類號: | A01N65/48;A01N25/18;A01P7/02;A01P7/04;A23B9/18;A01N27/00;A01N31/14;A01N31/04;A01N37/02;A01N43/9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向群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舞花姜 殺蟲 方面 用途 及其 生物農藥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舞花姜在殺螨殺蟲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農藥和制備方法”屬于生物防治領域。本發明涉及舞花姜在殺螨殺蟲方面的用途,以及基于舞花姜精油的生物農藥。本發明的生物農藥可高效殺滅害螨及倉儲害蟲,同時無毒無害、安全可靠、成本低廉。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農藥技術領域,涉及舞花姜在殺螨殺蟲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農藥與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二斑葉螨(Tetranychus urticae)是一種世界性害螨,屬于蛛形綱。二斑葉螨寄主植物十分廣泛,達50余科800多種,常見的有草莓、茄子、黃瓜、番茄、辣椒、大豆、豇豆、蕓豆、高粱、西瓜、黃瓜、桃、梨、蘋果、杏、李、櫻桃、天竺葵、一品紅和棉花等多種作物和近百種雜草。二斑葉螨成、若螨均可產生為害,發生初期害螨多聚集在葉背主脈兩側,受害葉片正面葉脈兩側表現失綠,隨著螨量的增加和為害程度的加劇,葉片很快失綠,漸變為褐色,葉片逐漸變硬變脆,最后枯黃脫落。防治二斑葉螨的主要依靠施用化學合成的殺螨劑,由于長期使用,目前二斑葉螨對常用殺螨劑,如阿維菌素、噠螨靈、唑螨酯、噻螨特等多種藥劑均產生較高抗性,推薦劑量基本無效。同時化學藥劑的使用,對非靶標生物也具有殺傷作用,破壞生態平衡,引起害螨的再猖獗。迫切需要發現高效環境友好的殺螨劑。
西花薊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屬纓翅目薊馬科昆蟲,是一種世界性的危險害蟲,其寄主范圍廣,食性雜,寄主植物包括馬鈴薯、茄子、辣椒、黃瓜、花卉、香蕉、芒果等500多種重要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隨著西花薊馬的不斷擴散蔓延,其寄主種類仍然在持續增加。西花薊馬以銼吸式口器取食植物的莖、葉、花、果,導致花瓣退色、葉片皺縮,莖和果則形成傷疤,最終可能使植株枯萎,同時還傳播番茄斑萎病毒在內的多種植物病毒,對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威脅。由于西花薊馬蟲體小,危害活動隱秘,能進行孤雌生殖,繁殖能力強,種群增長迅速,化學防治仍然是主要的防治手段,但由于化學農藥長期不合理的使用,造成了西花薊馬對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擬除蟲菊酯類及多殺菌素等殺蟲劑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藥性,這不僅增加了防治難度,同時也加大了對環境的壓力。生產中迫切需要發現對西花薊馬有效的綠色無公害殺蟲劑。
舞花姜(學名:Globba racemosa)是姜科、舞花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1米;莖基膨大。葉片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頂端尾尖,基部急尖,葉片二面的疏毛或無毛,葉舌及葉鞘口具緣毛。圓錐花序頂生,苞片早落,花黃色,各部均具橙色腺點;花萼管漏斗形,裂片反折,側生退化雄蕊披針形,與花冠裂片等長;唇瓣倒楔形,花藥兩側無翅狀附屬體。蒴果橢圓形,6-9月開花。舞花姜分布于印度和中國,在中國主要分布于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區。生長于海拔400-1300米的林下蔭濕處。舞花姜形態奇特,花色金黃。其盛開的花朵猶如翩翩起舞的少女,婀娜多姿。適合室內盆栽觀賞或作切花材料。舞花姜地下莖入藥,性味辛,性溫,健胃消食;目前有報道舞花姜可治療胃脘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但本領域尚未出現舞花姜可用于生物防治領域殺滅害蟲的報道。
發明內容
根據本領域的上述空白,本發明提供舞花姜在殺螨殺蟲方面的用途及其生物農藥和制備方法,本發明的生物農藥對人和動物安全無毒,對環境友好,且對害蟲害螨有效。
本發明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如下:
舞花姜在殺螨殺蟲方面的用途。
所述螨為害螨,所述蟲為農業害蟲;
優選地,所述害螨為二斑葉螨;
優選地,所述農業害蟲選自西花薊馬。
所述殺螨殺蟲的方式為觸殺或熏殺。
所述的舞花姜在殺螨殺蟲方面的用途,其特征在于,采用舞花姜精油殺螨殺蟲;
優選地,所述舞花姜精油提取自舞花姜的地下部分。
舞花姜在制備生物農藥方面的用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大學,未經中國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38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