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滑坡敏感性分析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033219.1 | 申請日: | 2021-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46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魏曉燕;周峻松;蘇美臣;金寶軒;李石華;李文華;鄭璞冰;申遼;汪祎勤;王博玄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測繪資料檔案館(云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6Q50/26 | 分類號: | G06Q50/26;G06N5/04;G08B21/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魚爪智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王珍 |
| 地址: | 650499 ***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滑坡 敏感性 分析 方法 裝置 | ||
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滑坡敏感性分析方法及裝置,涉及災害預警技術領域。滑坡敏感性分析方法,方法包括:獲取待測單元中每個待測層的災害點及環(huán)境因子數據;將災害點及環(huán)境因子數據輸入至預先建立好的滑坡敏感性評價模型中;獲取滑坡敏感性評價模型輸出的滑坡敏感性分析結果。通過獲取待測單元中每個待測層中的災害點及環(huán)境因子數據,可以根據預先建立好的構建滑坡敏感性評價模型得到滑坡敏感性分析結果,滑坡敏感性分析結果可以及時的對災害進行預警,從而實現(xiàn)高效的監(jiān)測工作,進而保證人們生活的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災害預警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滑坡敏感性分析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滑坡是一種分布極廣的地質災害,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山區(qū),歐洲的阿爾卑斯山、亞平寧山,美洲的落基山脈、安第斯山脈,亞洲青藏高原的喜馬拉雅山脈地區(qū),均是滑坡災害的高發(fā)區(qū)。其數量之多、分布區(qū)域之廣、危險性之強等使之成為損失最大的地質災害類型。而中國是世界滑坡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滑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對于災害防控,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預防是將損失降至最低的關鍵。利用環(huán)境因子準確預測一定區(qū)域范圍內災害發(fā)生的可能性,對高風險區(qū)域實施災前轉移避讓是防災減災最行之有效的辦法之一,因此提高災害預警能力是當前地質災害防控的熱點。
但目前使用的滑坡監(jiān)測一般是通過包括滑坡變形監(jiān)測、建筑物變形監(jiān)測、地下水動態(tài)監(jiān)測和滑坡推力實測,雖然監(jiān)測方式從最早的人工監(jiān)測逐漸過渡到了儀器檢測,但是傳統(tǒng)的監(jiān)測方式的效率較低,無法及時的對災害的發(fā)生進行預警。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滑坡敏感性分析方法及裝置,用以改善現(xiàn)有技術中監(jiān)測效率較低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滑坡敏感性分析方法,方法包括:獲取待測單元中每個待測層的災害點及環(huán)境因子數據;將災害點及環(huán)境因子數據輸入至預先建立好的滑坡敏感性評價模型中;獲取滑坡敏感性評價模型輸出的滑坡敏感性分析結果。
上述實現(xiàn)過程中,通過獲取待測單元中每個待測層中的災害點及環(huán)境因子數據,可以根據預先建立好的構建滑坡敏感性評價模型得到滑坡敏感性分析結果,滑坡敏感性分析結果可以及時的對災害進行預警,從而實現(xiàn)高效的監(jiān)測工作,進而保證人們生活的安全。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將災害點及環(huán)境因子數據輸入至預先建立好的滑坡敏感性評價模型中的步驟之前,方法還包括:獲取待測單元滑坡敏感性分析涉及的影響因子;根據地理探測器從影響因子中確定分層因子;根據分層因子對待測單元進行分層;根據因子探測器對分層后的每層內的影響因子進行篩選;采用maxent模型及篩選后的影響因子分別對每層構建滑坡敏感性評價模型。
上述實現(xiàn)過程中,先獲取滑坡敏感性分析所涉及的所有影響因子,然后根據地理探測器從其中確定出分層因子,通過地理探測器確定分層因子能夠提高所構建模型的預報能力,提高預測準確度。而根據該分層因子進行分層后,則可以進一步對每層內的影響因子進行篩選,以從眾多信息中過濾掉無用的信息,從而進一步提高滑坡敏感性評價模型的準確性,進而提高預測精度。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采用maxent模型及篩選后的影響因子分別對每層構建滑坡敏感性評價模型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根據滑坡敏感性評價模型獲取ROC曲線;
根據ROC曲線計算得到AUC值;
根據ROC曲線對滑坡敏感性評價模型的預測精度進行分析。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獲取待測單元中每個待測層的災害點及環(huán)境因子數據的步驟之前,包括:
獲取待測區(qū)域;
根據預設參數將待測區(qū)域劃分為多個待測單元。
上述實現(xiàn)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側區(qū)域的尺度精度與預報精度之間的平衡關系,并兼顧計算效率。保證預測的準確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測繪資料檔案館(云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未經云南省測繪資料檔案館(云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32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