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層腔全重力平衡油氣水處理一體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33218.7 | 申請日: | 2021-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88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裴紅;王田田;趙玉紅;魏光輝;劉俊敏;李雪艷;何國霞;張曉云;于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森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33/04 | 分類號: | C10G33/04;C10G33/06;C10G33/02;C10G53/02;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高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杜亞男 |
| 地址: | 257000 山東省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層 重力 平衡 油氣 水處理 一體化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雙層腔全重力平衡油氣水處理一體化裝置,涉及油氣水處理設備領域。包括斜管、上層罐和下層罐。上層罐包括油水混合腔、乳化油腔和集水腔;下層罐包括沉降凈水腔、沉降凈油腔和電脫水腔;上層罐位于下層罐的上方,斜管位于上層罐的上方,通過合理布局上層罐和下層罐之間各個腔體的連通流動關系,實現全重力平衡油氣水處理。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低能耗、小型化、智能化、精細化的特點,可以實現高含水油一橇直接出凈化原油,代替目前聯合站內預分水、加熱、提升、大罐沉降、加藥、反沖洗等7項單獨的流程,大幅縮短站場流程,降低集輸系統能耗,為老油田實現短流程模式提供有力支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氣水處理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層腔全重力平衡油氣水處理一體化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老油田不斷開發,大部分老油田已進入高含水開發階段,油井采出液含水率不斷增加,部分油井含水率達到95%以上,對已建的集輸系統和設備帶來巨大壓力,并帶來嚴重的能源消耗。針對老油田已建油氣集輸系統處理能力不足、高含水原油輸送及處理能耗高等問題,探索小型化、智能化、精細化油氣水集中凈化處理橇,實現高含水采出液在井場或計量站就地分水、就地處理、原油就地外銷、采出水就地回注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層腔全重力平衡油氣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點是具有低能耗、小型化、智能化、精細化的特點,可以實現高含水油一橇直接出凈化原油,代替目前聯合站內預分水、加熱、提升、大罐沉降、加藥、反沖洗等7項單獨的流程,大幅縮短站場流程,降低集輸系統能耗,為老油田實現短流程模式提供有力支撐。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層腔全重力平衡油氣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層罐和下層罐;所述上層罐位于下層罐的上方。
所述上層罐上設有阻擋堰板;所述阻擋堰板上設有分隔堰板;所述上層罐的前端和阻擋堰板之間形成進液腔;所述阻擋堰板、分隔堰板與上層罐的內壁之間形成導流通道;所述導流通道內依次設有溢流堰板和防溢流板。
所述導流通道和溢流堰板之間形成油水混合腔。
所述溢流堰板和防溢流板之間形成乳化油腔。
所述阻擋堰板和防溢流板之間形成集水腔。
所述溢流堰板和防溢流板的上端與上層罐的上端內壁之間均設有氣相通道。
所述防溢流板的高度大于溢流堰板的高度;所述油水混合腔和集水腔的下端通過集水管相連通。
所述下層罐內分別設有沉降凈水腔、沉降凈油腔和電脫水腔。
所述集水腔和沉降凈水腔之間通過沉降凈水管相連通。
所述乳化油腔和沉降凈油腔之間通過沉降凈油管相連通。
所述沉降凈油腔和電脫水腔之間設有流通管道。
所述電脫水腔內設有電脫水裝置。
作為優化,還設有斜管;所述斜管呈傾斜狀結構,其傾斜端上設有油氣水進口;所述斜管的上端與進液腔上方的氣相進口相連通,斜管的下端與進液腔一側的進液管相連通。
作為優化,所述斜管位于上層罐的上方處。
作為優化,所述進液管延伸至進液腔的下部并設有油水分布器。
作為優化,所述阻擋堰板和分隔堰板的上端與上層罐的上端內壁之間均設有氣相通道;所述油水混合腔的上方設有旋流分離器;所述上層罐上設有氣相出口;所述旋流分離器的入口與氣相出口相連通,旋流分離器的出口與油水混合腔相連通。
作為優化,所述阻擋堰板和分隔堰板的上端與上層罐的上端內壁之間密封連接;所述油水混合腔的上方設有旋流分離器和氣相出口;所述旋流分離器的入口與氣相出口相連通,旋流分離器的出口與油水混合腔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森諾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森諾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321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