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前懸架下控制臂的后安裝支架、懸架系統和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32092.1 | 申請日: | 2021-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630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9 |
| 發明(設計)人: | 朱帥;劉二寶;劉偉;張佳歡;韓騰飛;曹洲;張志陽;黃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G7/00 | 分類號: | B60G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創嘉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胡婷婷 |
| 地址: | 0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懸架 控制 安裝 支架 系統 車輛 | ||
本公開涉及一種前懸架下控制臂的后安裝支架、懸架系統和車輛,所述后安裝支架具有連接部(1)以及分別連接在所述連接部(1)兩側的第一安裝部(2)和第二安裝部(3),所述連接部(1)具有與前懸架下控制臂連接的裝配孔(11),所述第一安裝部(2)可拆卸地連接于車身縱梁(100),所述第二安裝部(3)可拆卸地安裝于前副車架縱梁(200)。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能夠提升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抗俯仰能力和操縱穩定性,有利于提升車輛的運動性能。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前懸架下控制臂的后安裝支架、懸架系統和車輛。
背景技術
懸架系統是車輛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車輛的行駛平順性和操縱穩定性有很大的影響。控制臂作為車輛懸架系統的導向和傳力元件,將作用在車輪上的各種力傳遞給車身,同時保證車輪按一定軌跡運動,并且其布置形式與結構尺寸直接決定懸架系統的運動特性和乘坐舒適性。
在相關技術中,下控制臂一端通過球銷與前轉向節相連,另一端通過橡膠襯套與前副車架連接。通常,前副車架左右兩側設置有盒狀結構,通過螺栓打緊的方式將橡膠襯套安裝在前副車架上的盒狀結構中。
然而,上述安裝方式,橡膠襯套的尺寸會受到布置空間的限制而受力不均勻,并且此安裝方式還會降低橡膠襯套的耐久性和使用壽命。在車輛行駛過程中,下控制臂因橡膠襯套而受力不均勻,使得車輛抗俯仰性能降低,操縱穩定性變差;在車輛保養過程中,現有安裝方式還存在維修及拆裝麻煩等問題,增加了維修成本。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前懸架下控制臂的后安裝支架、懸架系統和車輛,能夠提升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抗俯仰能力和操縱穩定性,有利于提升車輛的運動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公開提供一種前懸架下控制臂的后安裝支架,所述后安裝支架具有連接部以及分別連接在所述連接部兩側的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所述連接部具有與前懸架下控制臂連接的裝配孔,所述第一安裝部可拆卸地連接于車身縱梁,所述第二安裝部可拆卸地安裝于前副車架縱梁。
可選地,所述第一安裝部具有第一表面,該第一表面平行于所述車身縱梁的上表面延伸。
可選地,所述第一表面上開設有第一安裝孔,第一緊固件穿過所述第一安裝孔緊固連接于所述車身縱梁。
可選地,所述第一表面上設置有第一突臺,所述第一突臺開設有與所述第一安裝孔同軸且相連通的第一通孔。
可選地,所述第二安裝部具有第二表面,該第二表面平行于所述前副車架縱梁的上表面延伸。
可選地,所述第二表面上開設有第二安裝孔,第二緊固件穿過所述第二安裝孔緊固連接于所述前副車架縱梁。
可選地,所述第二表面上設置有第二突臺,所述第二突臺開設有與所述第二安裝孔同軸且相連通的第二通孔。
可選地,所述后安裝支架設置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由所述連接部朝向所述第二安裝部延伸,并且與所述連接部和所述第二安裝部相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公開還提供一種懸架系統,該懸架系統包括前懸架下控制臂和上述前懸架下控制臂的后安裝支架,所述前懸架下控制臂的一端套設有連接襯套,所述連接襯套過盈配合地配合在所述連接部的裝配孔中。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公開再提供一種車輛,所述車輛包括上述懸架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209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清潔設備及其塵水過濾單元
- 下一篇:一種制取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轉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