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切換激勵齒輪的車輛振動能量壓電回收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30829.6 | 申請日: | 2021-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372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楊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文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0G13/14 | 分類號: | B60G13/14;H02N2/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41053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切換 激勵 齒輪 車輛 振動 能量 壓電 回收 機構 | ||
1.一種可切換激勵齒輪的車輛振動能量壓電回收機構,包括在車身(1)和與車輪(3)相連接的懸架(2)之間安裝有減振器(4),將雙齒輪激勵壓電彎曲元饋能機構與減振器(4)并聯安裝,雙齒輪激勵壓電彎曲元饋能機構由底板(5)、軸承支架(6)、驅動軸(7)、齒輪齒條(8)、雙齒輪(9)、壓電彎曲元(10)、電壓輸出線(11)、儲能裝置(12)、銜鐵(13)、電磁鐵(14)、支撐桿(15)、電源線(16)、彈簧(17)、控制器(18)、傳感器(19)組成,其特征在于:在車輛的車身(1)和懸架(2)之間安裝雙齒輪激勵壓電彎曲元饋能機構,雙齒輪激勵壓電彎曲元饋能機構通過雙齒輪切換的方式來調整驅動齒輪的齒間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切換激勵齒輪的車輛振動能量壓電回收機構,其特征在于:雙齒輪(9)的齒間距設置范圍為1—10毫米,超出此范圍時會使壓電回收裝置不能正常工作,或使壓電彎曲元(10)因過載而損壞,經試驗,雙齒輪齒間距的取值為一個取10毫米,另一個取3毫米能夠滿足使用要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切換激勵齒輪的車輛振動能量壓電回收機構,其特征在于:驅動軸(7)穿過兩個軸承支架(6)安裝在底板(5)上,齒輪齒條(8)的齒輪端套裝在驅動軸(7)上,齒條端安裝在懸架(2)上,雙齒輪(9)套裝在驅動軸(7)上,壓電彎曲元(10)一端固定在底板(5)上,另一端懸于雙齒輪(9)的合適位置處,壓電彎曲元(10)通過電壓輸出線(11)連接到儲能裝置(12)上輸出和儲存電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切換激勵齒輪的車輛振動能量壓電回收機構,其特征在于:為了實現驅動雙齒輪(9)的切換,設置有固定在驅動軸(7)一端的銜鐵(13)和用支撐桿(15)固定在底板(5)上的電磁鐵(14),以及套在驅動軸(7)上,位于雙齒輪(9)和軸承支架(6)之間的彈簧(17),電磁鐵(14)由電源線(16)通過控制器(18)連接到儲能裝置(12)上,控制器(18)根據傳感器(19)檢測到的不同路面公差和不同車速的綜合工況控制儲能裝置(12)為電磁鐵(14)供電或斷電,以吸合或釋放銜鐵(13),吸合銜鐵(13)時,驅動軸(7)沿軸向移動,使雙齒輪(9)中齒間距為10毫米的驅動齒輪與壓電彎曲元脫離接觸,齒間距為3毫米的驅動齒輪與壓電彎曲元(10)接觸,激勵壓電彎曲元(10)振動發電,釋放銜鐵(13)時,驅動軸(7)在彈簧(17)彈力的作用下沿軸向回移,使雙齒輪(9)中齒間距為3毫米的驅動齒輪與壓電彎曲元(10)脫離接觸,齒間距為10毫米的驅動齒輪與壓電彎曲元(10)接觸,激勵壓電彎曲元(10)振動發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文理學院,未經湖北文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082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巷道堆垛機配套的氣動式水平送取料平臺
- 下一篇:一種提高珊瑚幼蟲附著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