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基于角度信息的4D光場全聚焦圖像獲取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030265.6 | 申請日: | 2021-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868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武迎春;趙志浩;李晉紅;趙賢凌;王安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5/10 | 分類號: | G06T5/10;G06T5/50;G06K9/32;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太原中正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16 | 代理人: | 焦進宇 |
| 地址: | 030024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角度 信息 光場全 聚焦 圖像 獲取 方法 | ||
1.基于角度信息的4D光場全聚焦圖像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步驟1)對原始4D光場L(x,y,u,v)進行坐標變換,得到聚焦在不同深度處4D光場數(shù)據(jù),用公式(1)表示:
其中表示坐標變換操作符;表示二重積分操作符,坐標變換和二重積分的操作符定義如下:
其中,[x,y,u,v]表示行向量,為坐標變換矩陣:
根據(jù)公式(2),αn取不同的值,對應相機聚焦不同的場景深度,記錄不同的4D光場數(shù)據(jù),在不同成像深度處的4D光場可表示為:
公式(5)得到的4D數(shù)據(jù)很好的保留了光場的角度信息,下面對基于公式(5)得到的多組4D光場矩陣進行融合,以實現(xiàn)基于角度信息的光場全聚焦圖像計算,為了方便表述,下文將記為
步驟2)利用角度信息建立宏像素能量差異函數(shù)進行清晰度評價,完成4D光場數(shù)據(jù)融合:
設4D光場的空間分辨率為X×Y,角度分辨率為U×V,將4D光場數(shù)據(jù)進行可視化,4D光場矩陣L(x,y,u,v)與其對應的可視化2D圖像I(i,j)存在以下坐標映射關系:
本發(fā)明提出宏像素能量差異函數(shù),對于每個宏像素(x,y),其能量差異值可由下式計算:
其中,表示4D光場中宏像素(x,y)的中心視點的灰度值;
對步驟1)得到的聚焦深度不同的4D光場,選擇能量值最小的宏像素組成融合后的4D光場,基于公式(7),遍歷4D光場的空間坐標(x,y),可得不同4D光場的權重矩陣;
其中,[1]U×V表示大小為U×V的單位矩陣;[0]U×V表示大小為U×V的全零矩陣;N代表待融合4D光場矩陣的個數(shù);min[·]表示取最小值操作;為利用光場角度信息獲得的宏像素能量差異值,利用作為清晰度度量指標,其值越小清晰度越高;
將待融合的4D光場矩陣與其對應的權重矩陣加權平均即得融合后4D光場,如下式:
步驟3)利用升維后的中心子孔徑圖像對融合的4D光場進行引導濾波優(yōu)化,最后對優(yōu)化的4D光場數(shù)據(jù)進行二重積分得到全聚焦圖像;
由所有宏像素的中心點組成的中心子孔徑圖像可作為引導圖像,其計算方式如下:
Ic(x,y)=L(x,y,u,v)|u=(U+1)/2,v=(V+1)/2 公式(10)
由于作為引導圖的中心子孔徑圖像與輸入的4D光場尺寸不一致,在濾波操作前利用最近鄰插值法對中心子孔徑圖像進行升維:
Lc(x,y,u,v)|u=[1~U],v=[1~V]=Ic(x,y) 公式(11)
通過公式(10),將中心子孔徑圖像中的每個像素點傳播為一個U×V的塊,形成一個宏像素,從而得到4D濾波矩陣Lc(x,y,u,v);
對融合后4D光場的引導濾波如下式:
其中,O表示優(yōu)化后的4D光場I為升維的中心子孔徑圖像Lc(x,y,u,v),ak、bk為線性系數(shù),其值由輸入的4D光場以及Lc(x,y,u,v)決定,ωk為以像素k為中心的引導濾波窗口,窗口中包含像素i;
最后,對優(yōu)化的4D光場沿(u,v)方向做二重積分,得到最終的全聚焦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科技大學,未經(jīng)太原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0265.6/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信息記錄介質(zhì)、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xiàn)方法和信息再現(xiàn)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zhì)、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xiàn)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xiàn)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xiàn)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zhì)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xiàn)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xiàn)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xiàn)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zhì)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zhì)
- 信息存儲介質(zhì)、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zhì)、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zhì)、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xiàn)方法和信息再現(xiàn)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xiàn)方法和信息呈現(xiàn)程序
- 信息創(chuàng)建、信息發(fā)送方法及信息創(chuàng)建、信息發(fā)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