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礦井下水倉過濾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29924.4 | 申請日: | 2021-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078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趙繼云;馬利軍;趙士杰;胡阿妮;劉發成;王學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蓋亞智能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中礦長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9/56 | 分類號: | B01D29/56;B01D29/58;B01D29/03;B01D29/96;B01D29/9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翩 |
| 地址: | 221116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大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礦 井下 過濾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煤礦井下水倉過濾設備,包括設在水倉上的機架和架設在水倉上方的軌道,軌道上設有能夠前后移動的帶式輸送機,機架設有機架梁,機架梁的下方設有兩個前后布置的過濾箱,機架上還設有兩組分別用于起吊兩個過濾箱的吊裝系統,過濾箱底部設有兩個能夠開啟和閉合的底板,本設備內的過濾箱分為前后兩組,能夠實現涌水入倉前的過濾;過濾出的雜物可通過帶式輸送機或其它方式運出;過濾箱內設有多層過濾網,實現對雜物的多層細化過濾;導水板可減少水中雜物沉淀在過濾池中;本設備工作的所有動作均可以通過外部控制柜13進行控制,實現現場無人值守的遠程操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過濾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煤礦井下水倉過濾設備。
背景技術
煤礦井下水倉是保證安全生產、防止礦井水災的重要設施。隨著礦井開采的延伸,礦井涌水量逐漸增大,排水泵不能及時排往地面的涌水積存在井下水倉中。由于大量涌水攜帶固體顆粒物進入水倉,使得井下水倉有效蓄水容積減小,必須定期對水倉內淤積的固體物進行清理。目前大多數礦還是采用定期人工清淤。井下水倉工作條件惡劣,淤積物中含水量大,人工清淤工作效率低,而且水倉斷面有限,不可能安排許多人同時作業,以致清倉周期長,影響安全生產。因此,設計一套高效的礦井水倉過濾系統,由水倉定期被動清淤轉為進倉水入倉前主動過濾減少入倉水攜帶固體顆粒物量,從源頭上解決水倉內積料問題,對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提高水倉容積利用效率和水倉抗擊水災能力,保障礦井安全生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煤礦井下水倉過濾設備,其能夠實現涌水入倉前的過濾,實現對雜物的多層細化過濾,可以通過外部控制柜進行控制,實現遠程操控和無人值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煤礦井下水倉過濾設備,包括設在水倉上方的機架,水倉的上方還架設有軌道,所述軌道上設有能夠前后移動的帶式輸送機,所述機架設有機架梁,所述機架梁的下方設有兩個前后布置的過濾箱,所述機架上還設有兩組分別用于起吊兩個過濾箱的吊裝系統,所述吊裝系統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起吊機,起吊機上的起吊繩鏈穿過機架梁上的定滑輪后與過濾箱連接;所述過濾箱包括側板、含有瀝水孔的前后板以及兩個能夠開啟和閉合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其中一端固定有閘板,所述閘板轉動連接在前后板上,所述閘板上端設有兩個呈一定夾角布置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每個所述過濾箱上方均設有一個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固定在機架梁上并且其底部設有立柱,所述立柱能夠通過下壓兩個第一支板的方式控制兩個底板的開啟,兩個所述第一支板與立柱之間還連接有復位繩索。
優選地,所述過濾箱內從前到后依次均布有若干個過濾網,所述過濾網從前到后過濾精度逐漸增加。
優選地,所述過濾箱的前后板上固定有用于限制立柱位移方向的套筒。
優選地,所述過濾箱的底部通過懸掛繩鏈吊裝有導水板,所述導水板的形狀與過濾箱在水平面上豎向投影的形狀相同。
優選地,當所述過濾箱提起到最高位置時,導水板正好與水倉進出口平齊,防止雜物落入水倉底部。
優選地,兩個所述起吊機分別設在機架的前后兩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設備內的過濾箱分為前后兩組,能夠實現涌水入倉前的過濾;過濾出的雜物可通過帶式輸送機或其它方式運出;過濾箱內設有多層過濾網,實現對雜物的多層細化過濾;導水板可減少水中雜物沉淀在過濾池中;本設備工作的所有動作均可以通過外部控制柜進行控制,實現遠程操控和無人值守。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煤礦井下水倉過濾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蓋亞智能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中礦長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徐州蓋亞智能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中礦長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992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