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頭雙導程線接觸偏置蝸桿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29639.2 | 申請日: | 2018-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971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07 |
| 發明(設計)人: | 于立娟;郭新旭;張學成;雷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H1/16 | 分類號: | F16H1/16;F16H55/08;F16H55/22;B23F11/00;B23F13/00 |
| 代理公司: | 長春市四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張建成 |
| 地址: | 130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頭 雙導程線 接觸 偏置 蝸桿 加工 方法 | ||
一種多頭雙導程線接觸偏置蝸桿的加工方法,屬于機械設計與制造領域。該方法是:針對多頭雙導程線接觸偏置蝸桿傳動副的齒面特點,設計用于加工的成形車刀,并提出蝸桿兩齒面的加工步驟。多頭雙導程線接觸偏置蝸桿傳動具有傳動平穩、傳動效率高和承載能力強等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申請號201810692155.4的分案申請。本發明涉及機械傳動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頭雙導程直線接觸偏置蝸桿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多頭雙導程直線接觸偏置蝸桿蝸輪傳動是一種效率高、承載能力好、潤滑效果佳的新型傳動方式。此種傳動方式可擬補錐蝸桿傳動比在10-20之間的空缺,蝸輪的材質能用鋼材代替有色金屬銅。多頭雙導程直線接觸偏置蝸桿是變導程螺旋面,因此稱之為偏置蝸桿。對多頭雙導程直線接觸偏置蝸桿蝸輪傳動副的研究、應用并不多,原因是嚙合原理復雜,齒面形成復雜。但是,此種多頭傳動副存在顯著的加工特點,對探索新的傳動技術有很好的科研前景,對開發新的商業市場前景廣闊。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多頭雙導程直線接觸偏置蝸桿的加工方法,可實現精密傳動、承載能力強和傳動效率高。發明此種新型的多頭雙導程線接觸偏置蝸桿傳動副,為此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首先設計傳動副的具體參數,包括,蝸輪、蝸桿的設計參數,傳動副的安裝參數;接著,根據傳動副的設計參數存在的齒形角偏大,蝸桿理論齒高偏小,傳動效率偏低等問題,提出了優化傳動副參數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多頭雙導程線接觸偏置蝸桿的加工方法,即采用車床,利用特殊設計的車刀車削蝸桿齒面。
如圖1至圖9所示;
一、本發明之多頭雙導程線接觸偏置蝸桿傳動副的設計方法
根據嚙合原理,當兩齒輪齒輪齒面的公共包絡面是具有零度齒形角的齒條齒面,且中心距為兩齒輪基圓半徑之和時,一對空間相錯軸共軛傳動的螺旋齒圓柱齒輪的齒面瞬時接觸狀態是一條直線,并且該直線與兩齒輪基圓柱上的螺旋線相切。當相錯角為直角時,蝸桿2與蝸輪1空間相錯傳動。蝸桿2一個齒面與對應的蝸輪1一個齒面為外嚙合。對于蝸桿2的齒面,基圓半徑為Rb2,基圓螺旋角為βb2,齒面為右旋漸開螺旋齒面;對于蝸輪1基圓半徑為Rb1,基圓螺旋角為βb1,齒面為右旋漸開螺旋齒面。兩軸間軸交角為兩軸間中心距為A1=Rb1+Rb2。蝸桿2另一個齒面與對應的蝸輪1另一個齒面為內嚙合。對于蝸桿2的齒面,基圓半徑為R′b2,基圓螺旋角為β′b2,齒面為右旋漸開螺旋齒面;對于蝸輪1的基圓半徑為R′b1,基圓螺旋角為β′b1,齒面為左旋漸開螺旋齒面。兩軸間軸交角為兩軸間中心距為A2=R′b1-R′b2。
當相錯角為90°時,外嚙合側被加工蝸輪1齒面基圓螺旋角等于外嚙合側滾刀齒面基圓螺旋升角λ,內嚙合側被加工蝸輪齒面基圓螺旋角等于內嚙合側滾刀齒面基圓螺旋升角λ’。
多頭雙導程直線接觸偏置蝸桿蝸輪傳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幾何參數如圖3所示。在公切面Q中,蝸輪蝸桿的螺旋齒面分別為Σ1,Σ2,外嚙合狀態;在公切面Q’中,蝸輪蝸桿的螺旋齒面分別為Σ'1,Σ'2,內嚙合狀態。根據蝸桿頭數分別對應同等組數的公切面Q、Q’。其中:
Rb1為外嚙合蝸輪齒面基圓半徑;Rb2為外嚙合蝸桿齒面基圓半徑;
R'b1為內嚙合蝸輪齒面基圓半徑;R'b2為內嚙合蝸桿齒面基圓半徑;
βb1為外嚙合蝸輪齒面基圓螺旋角;βb2為外嚙合蝸桿齒面基圓螺旋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963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