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白色桿菌J1菌株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27359.8 | 申請日: | 2021-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14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0 |
| 發明(設計)人: | 謝鴻觀;楊明浩;陳聰;裴向軍;雷濘菲;杜杰;童晉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P3/00;E02D3/0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成都賽恩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張帆 |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白色 桿菌 j1 菌株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白色桿菌屬J1菌株及其應用。白色桿菌屬J1菌株CGMCC No.21284自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九寨溝自然風景區的鈣華固體樣本中篩選得到,能夠礦化培養基中的鈣,將培養基中鈣離子轉化為碳酸鈣。在實驗室條件下經28d培養,J1菌株的鈣礦化/沉鈣效率高達到平均97%,工業應用前景大。J1菌株適用的鈣礦化/沉鈣培養條件是pH 6~7、20℃~35℃。J1菌株的鈣礦化/沉鈣反應沒有副產品,對環境高度友好安全,明顯優于現有常見具有沉鈣用途的微生物。本發明同時提供白色桿菌屬J1菌株的多種用途,以及以白色桿菌屬J1菌株為效用成分的沉鈣產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白色桿菌屬微生物,特別是涉及一種鈣礦化/沉鈣菌J1菌株,屬于工業微生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地球表面,對形成碳酸鹽巖起主要影響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細菌、真菌、藻類和多細胞生物,所形成的大部分礦物沉淀為碳酸鈣。該現象被稱之為微生物誘導碳酸鈣沉淀(Microbial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MICP)或者稱微生物誘導礦化作用。利用微生物誘導環境中鈣離子沉淀為碳酸鈣的礦化過程具有十分廣泛的現實或者潛在應用領域。包括固定化二價重金屬和放射性核素的修復、石灰石文物的修復、巖土工程性能改良方面等。
現有技術一般認為MICP微生物屬于氨化細菌的范疇,大都分布在厚壁菌門,然而在變形菌門、放線菌門和真菌界等亦發現了產脲酶菌,芽孢桿菌科的細菌是目前發現的具有前景的一類產脲酶微生物,如
現有技術尚未涉及白色桿菌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白色桿菌屬(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首先提供一種白色桿菌屬菌株,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白色桿菌屬(
白色桿菌屬J1菌株CGMCC No.21284是自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九寨溝自然風景區的鈣華固體樣本中篩選得到。篩選過程為:鈣華物固體樣品水溶液接種至B4固體培養基中,30℃恒溫避光培養進行初篩,培養18d后,用鹽酸檢測,挑選疑似含有目的菌株的菌落,挑取單菌落接種至LB 固體培養基進行分離純化,30℃恒溫避光培養3d;再將分離純化的單菌落接種至B4 液體培養基,30℃避光培養進行復篩;培養7d結束,吸取B4培養基中菌液接種在LB培養基上分離獲得純菌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理工大學,未經成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735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蒼白桿菌J2菌株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肝膽胰外科用術后康復治療輔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