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禽畜養殖污水治理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26446.1 | 申請日: | 202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117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洪湖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4338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禽 畜養 污水 治理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禽畜養殖污水治理裝置及方法,屬于養殖污水處理技術領域。該裝置包括通過管道依次連接的地下預處理罐、生物處理罐、濕地池;該方法包括的步驟有:⑴建設污水處理系統;⑵地下預處理;⑶地上生物處理;⑷生態化處理;⑸循環利用。本發明對養殖污水通過地下封閉式預處理,初步治理養殖污水,避免影響周邊土壤環境及空氣環境,提高空間利用率;通過地上生物處理加快污水治理速率,降低COD、TNH3?N等含量,進一步深化養殖污水治理;利用多級復合濕地池生態化凈化處理后輸入魚塘進行水產養殖,形成水循環利用模式;在禽畜養殖污水治理的同時,形成多個副產業鏈,構成集禽畜水產養殖、種植為一體的循環可持續農業模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禽畜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禽畜養殖污水治理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人類對肉類、蛋類食品需求的不斷增長,畜禽養殖業發展迅速,畜禽養殖業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程度日益提高,養殖業脫離了種植業,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產業,隨之帶來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大量糞污不能實現資源化綜合利用,不能及時還田消納,糞污中含有的多種成分未經處理而直接排放,將對環境造成污染。當前的畜禽養殖場的污水處理技術工藝復雜,投資及運行費用均較髙,降低了養殖場的經濟效益。養殖糞污處理還存在農牧脫節、種養結合不夠、缺乏適合不同區域的糞污處理方式、資源化途徑不暢等問題。由于畜禽養殖業利潤低、風險大,為了更好地治理畜禽養殖污水,其污染防治不能簡單地走工業污染和城市污染防治的道路。而應探索節水養殖模式,著力研究和開發更簡便、可應用性強、成本低的污水處理新方法和新材料;加強對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途徑、技術、方法、模式的研究和推廣,探索符合地區特點的經濟適用模式。
畜禽養殖污水的排放量大且集中,其中COD、TNH3-N、TP等含量高,需經合理處理后方能排放,否則會影響周邊環境,甚至危及人畜健康。養殖污水中富含營養物質,部分可被地上作物利用,同時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可以分解一部分,使得土壤對畜禽養殖污水有一定的承載消納能力,但如果直接、大量地灌溉,超過土地本身的自凈能力,會導致土壤孔隙堵塞,影響土壤質量,引起土壤環境惡化,影響作物生長。土壤中大量的有機物質的累積會滋生大量病原菌,從而引起作物病蟲害畜禽養殖污水進入水體后,氮和磷將不斷的蓄積,藻類會不斷增生,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另外,水體中的溶解氧會因為大量的有機物的分解而消耗,水生植物和魚類會因缺氧而死亡,有機物在缺氧條件下分解,還會產生H2S、NH3等惡臭物質。持久性的有機污染惡化水質,并且治理難度很大。畜禽養殖產生的濃度高有機污水中還有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蟲卵,這些病菌如果不進行無害化處理,進入環境,會導致畜禽傳染病和寄生蟲的大面積的蔓延和發展,將直接影響畜禽生產。
污水產生量與場舍設計、生產方式等因素有關。應在養殖生產過程中,通過選擇適宜的生產工藝和清糞方式、實施雨污分流、減少飲水嘴滴漏等措施,減少養殖污染有機物含量和污水總量。大規模企業可自建處理設施,中小規模養殖場由于不具備廢棄物處理能力,可聯合建設或委托專業化公司,并完善糞污的收集、儲存、運輸和處理環節。糞污應實行干濕分離,干糞經堆肥后可由農田消納,污水通過發酵處理后可用于灌溉或達標排放,產生的沼氣沼肥可充分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禽畜養殖污水處理設備投入和運行成本高,工藝復雜,難以大規模推廣適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禽畜養殖污水治理裝置及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洪湖,未經羅洪湖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64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