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UPLC-ESI-MS檢測杜鵑蘭假鱗莖化學成分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25910.5 | 申請日: | 202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840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寧線;張明生;王道平;胡恩明;李術釵;高燕燕;彭思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貴陽易博皓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2116 | 代理人: | 田常娟 |
| 地址: | 550025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uplc esi ms 檢測 杜鵑 鱗莖 化學成分 方法 | ||
1.一種基于UPLC-ESI-MS檢測杜鵑蘭假鱗莖化學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杜鵑蘭化學成分提取
杜鵑蘭假鱗莖干燥,粉碎后過篩,然后乙醇超聲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
(2)標準品制備
分別精密稱取秋水仙堿、大黃素甲醚、大黃酸、大黃素、槲皮素、蘆丁、齊墩果酸、肉豆蔻酸和腺苷9種標準品,加甲醇定容,用微孔濾膜過濾;
(3)待測樣品制備
將杜鵑蘭假鱗莖提取物加入色譜級甲醇超聲,并定容,過微孔濾膜進樣;
(4)色譜檢測條件
取步驟(2)中9種標準品混和液和步驟(3)待測樣品,分別采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系統和HESI-Ⅱ離子源檢測杜鵑蘭假鱗莖提取物的化學成分;
(5)化學成分的定性解析
根據杜鵑蘭假鱗莖的化學成分與9種標準品的保留時間和分子量進行比對,三年生杜鵑蘭假鱗莖含有以下9種成分:秋水仙堿、槲皮素、腺苷、蘆丁、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甲醚、肉豆蔻酸和齊墩果酸,其中,腺苷和秋水仙堿為陽離子模式下檢測得到,其余7種成分為陰離子模式下檢測得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UPLC-ESI-MS測定杜鵑蘭假鱗莖化學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乙醇為70%和55%乙醇,超聲提取3次,每次提取時間20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UPLC-ESI-MS測定杜鵑蘭假鱗莖化學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和步驟(3)所述微孔濾膜直徑為0.22μ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UPLC-ESI-MS測定杜鵑蘭假鱗莖化學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液相系統為Dionex Ultimate 3000RSLC(HPG)(Thermo FisherScientific),色譜柱為ThermoFisher Hypersil GOLD aQ(100*2.1mm*9μm);梯度洗脫溶劑為含0.1%的甲酸(有機相A)和含0.1%甲醇的水(水相B)的乙腈溶液,洗脫時間及有機相配比分別為:0-2min(20%A+80%B);3-6min(40%A+60%B);12-20min(90%A+10%B);20.1-25min(20%A+80%B),流速為0.2mL/min,柱溫為4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UPLC-ESI-MS測定杜鵑蘭假鱗莖化學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質譜系統為Thermo Scientific Q Exactive Focus(Thermo FisherScientific),全質譜掃描范圍為100-1200m/z,分辨率為17500-70000,最大50-100ms,分離寬度為1.5m/z,AGC和閾值設置為1e6和2e5,動態減排為5s。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基于UPLC-ESI-MS測定杜鵑蘭假鱗莖化學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HESI-II電離方式為電噴霧離子源ESI,分別以正負離子模式檢測,其參數設定為:霧化電壓3.0kV(+)/2.5kV(-),毛細管溫度為320℃,探針加熱溫度為350℃,保護氣體為35arb,AUX氣體為10arb,尾氣為0ar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學,未經貴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591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