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盾構連接管線的支承裝置及連接管線的管控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25225.2 | 申請日: | 202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647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時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八局軌道交通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3/18 | 分類號: | F16L3/18;E21D9/06;E21F1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10046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盾構 連接 管線 支承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盾構連接管線的支承裝置及連接管線的管控方法,該裝置包括:設置于盾構工作井的上端口的底座;龍門架,包括兩立柱和橫梁,兩所述立柱分別豎設于所述底座的相對兩側,所述橫梁連接于兩所述立柱;供連接管線擱置的第一滾軸,可轉動地安裝于兩所述立柱且設置于所述橫梁的下方,所述第一滾軸與所述橫梁之間形成供所述連接管線穿設的導向空間;供所述連接管線擱置的第二滾軸,所述第二滾軸與所述第一滾軸同向設置;以及用于可活動地套設于所述連接管線的束帶,可升降地安裝于所述橫梁。本發明解決了在盾構主機下井后,盾構主機與未下井的后配套拖車之間的連接管線難以管控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盾構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盾構連接管線的支承裝置及連接管線的管控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城市地鐵隧道的快速發展,盾構施工工法越來越成熟,已廣泛運用到煤礦、電力、供水等隧道中。盾構機總長一般為100米,電力、水利工作井一般為20米,在供電、供水隧道施工時,為降低工程造價、降低工程用地、節約施工成本。綜合考慮,盾構工作井一般僅滿足盾構主機下井,盾構后配套拖車放置于地面,下井的盾構主機通過延伸的連接管線與盾構后配套拖車連接。連接管線的地面部分、伸入工作井部分及延伸至盾構主機的部分(滿足后配套連接長度距離)總成長150米以上,各類連接管線的數量多達100根以上。
數量如此多且長的連接管線需放置工作井地面,延伸至工作井再下放到工作井內,并隨著盾構主機的向前推進而同步跟進。連接管線長、自重大,連接管線內還包括了油、水等介質,加之工作井的深度一般在20米以上,在重力作用下連接管線在工作井內容易自動下滑,難以控制,連接管線容易混亂、打轉、纏繞,連接管線滲漏(油、水等介質的滲漏)時難以查找滲漏點,影響施工進度。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現提供一種盾構連接管線的支承裝置及連接管線的管控方法,以解決在盾構主機下井后,盾構主機與未下井的后配套拖車之間的連接管線難以管控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一種盾構連接管線的支承裝置,包括:
設置于盾構工作井的上端口的底座;
龍門架,包括兩立柱和橫梁,兩所述立柱分別豎設于所述底座的相對兩側,所述橫梁連接于兩所述立柱;
供連接管線擱置的第一滾軸,可轉動地安裝于兩所述立柱且設置于所述橫梁的下方,所述第一滾軸與所述橫梁之間形成供所述連接管線穿設的導向空間;
供所述連接管線擱置的第二滾軸,所述第二滾軸與所述第一滾軸同向設置;以及
用于可活動地套設于所述連接管線的束帶,可升降地安裝于所述橫梁。
進一步的,所述立柱與所述底座之間斜向連接有斜撐。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滾軸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斜撐。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滾軸位于所述第二滾軸的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斜撐固設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開設有第一軸孔,所述第一滾軸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第一軸孔中。
進一步的,所述橫梁安裝有手拉葫蘆,所述束帶連接于所述手拉葫蘆。
進一步的,所述手拉葫蘆設置于所述橫梁的面向所述第二滾軸的一側。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豎設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二耳板開設有第二軸孔,所述第二滾軸可轉動地穿設于所述第二軸孔中。
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管線的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底座安裝于盾構工作的上端口,使得導向空間對準所述上端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八局軌道交通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建八局軌道交通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52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