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注漿管和注漿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25045.4 | 申請日: | 202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42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3 |
| 發明(設計)人: | 葉陽升;郭瀏卉;李泰灃;韓自力;蔡德鉤;張千里;陳鋒;王立軍;李中國;閆宏業;杜翠;朱忠林;劉杰;閆鑫;程智博;程遠水;郭增強;鄧逆濤;王鵬程;劉景宇;張新岡;王蘊嘉;劉振宇;石越峰;呂宋;郭惠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筑研究所;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鐵科特種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5/02 | 分類號: | E02D15/02;E02D3/12;E01C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鄒秋爽 |
| 地址: | 10008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注漿管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注漿管和注漿方法,其中,注漿管,包括:多個外管段,多個外管段依次套接設置,多個外管段具有收縮狀態和伸長狀態,每個外管段上設置有第一注漿孔,第一注漿孔為多個;內管,設置于多個外管段的內部,內管設置有多個第二注漿孔,當多個外管段處于伸長狀態時,多個第一注漿孔和多個第二注漿孔一一對應;多個鎖定結構,分別設置在相鄰的兩個外管段之間以使多個外管段保持在伸長狀態。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有效地解決了相關技術中的拔管的操作不當,容易造成堵管或者跑漿、漏漿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施工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注漿管和注漿方法。
背景技術
建筑施工及道路養護過程中,經常對軟土、道路路基等進行加固處理,注漿技術作為一種比較成熟的工程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注漿的基本原理是漿液在壓力作用下被壓入地層或結構物的裂隙、孔隙或孔洞內,以提高其整體性和密實性。
注漿過程中一般會用到注漿管,基于打管注漿法(將注漿管直接打入土內)具有成本低、漿液不會沿著鉆孔上升等優點而被廣泛采用。
在相關技術中,常使用的注漿方法包括花管注漿和單向閥管注漿兩種施工方法兩種注漿方法均可用于滲透注漿,而劈裂注漿只能用單向閥管注漿,在土壤滲透系數小于10-4cm/s時,需要采用單向閥管的劈裂注漿。然而,劈裂注漿由于漿液劈裂滲入土體,造成漿脈及注漿效果較難控制,影響該結構的安全服役。
現有注漿管大多是獨立管件,常用的有袖閥管、花管注漿等手段,但均需要人工拔管,且對施工工藝、控制要求較高。若人為拔管的操作不當,會造成堵管或者跑漿、漏漿等問題,對于注漿質量較難控制,且注漿體狀態不明確、分布不均勻,嚴重時可導致原有結構體的破壞和失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注漿管和注漿方法,以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拔管的操作不當,容易造成堵管或者跑漿、漏漿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注漿管,包括:多個外管段,多個外管段依次套接設置,多個外管段具有收縮狀態和伸長狀態,每個外管段上設置有第一注漿孔,第一注漿孔為多個;內管,設置于多個外管段的內部,內管設置有多個第二注漿孔,當多個外管段處于伸長狀態時,多個第一注漿孔和多個第二注漿孔一一對應;多個鎖定結構分別設置在相鄰的兩個外管段之間以使多個外管段保持在伸長狀態。
進一步地,鎖定結構包括鎖定件以及與鎖定件配合的滑槽,鎖定件設置于相鄰的兩個外管段中的一個上,滑槽設置于相鄰的兩個外管段中的另一個上,滑槽包括弧形段,當鎖定件位于弧形段的端部,相鄰的兩個外管段鎖定。
進一步地,滑槽還包括直線段,直線段和弧形段連接,鎖定件由直線段移動至弧形段內,弧形段的圓心角a滿足180°<a≤270°。
進一步地,注漿管還包括第一單向閥片,第一單向閥片可開閉地設置于第二注漿孔的外側。
進一步地,注漿管還包括第二單向閥片,第二單向閥片設置于第二注漿孔的外側,第一單向閥片和第二單向閥片對應設置。
進一步地,第一單向閥片和第二單向閥片均為弧形片,弧形片的弧心朝向第二注漿孔。
進一步地,第一注漿孔具有擴孔段,第一注漿孔和第二注漿孔之間設置有連接管,連接管與外管段焊接連接,第一單向閥片和第二單向閥片可擺動設置在連接管內,第一單向閥片與連接管的連接處與第二單向閥片與連接管的連接處位于連接管的同一圓周上。
進一步地,每個外管段上設置有四個第一注漿孔,四個第一注漿孔間隔設置;多個外管段的直徑由注漿管的尾部至頭部逐漸增大,和/或,注漿管還包括錐部,錐部與外管段連接,錐部位于多個外管段的底部,內管與錐部焊接連接,和/或,相鄰的兩個外管段之間具有密封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注漿方法,采用注漿管進行注漿,注漿管為上述的注漿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筑研究所;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鐵科特種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筑研究所;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鐵科特種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504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