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25030.8 | 申請日: | 202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419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易良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赤峰學院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19/06;A61P19/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魚爪智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代述波 |
| 地址: | 024000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痛風 關節炎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原料包括:大黃10~25份、劉寄奴12~18份、千斤拔8~15份、川芎12~16份、貫眾5~8份、獨活7~15份、紫蘇葉6~12份、姜黃5~12份、菝葜6~11份、天門冬8~14份、越橘4~10份、六堡茶2~7份、甘草4~8份和車前草5~9份,制備方法為:將大黃和劉寄奴采用醇提、其余藥材采用水提加煎煮,極大發揮了藥材的作用。本發明采用更少的藥材,達到了更好的治療效果,無毒無副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痛風性關節炎是由于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囊、軟骨、骨質和其他組織中而引起病損及炎性反應,其多有遺傳因素,好發于40歲以上男性,多見于第一跖趾關節,也可發生與其他較大關節,尤其是踝部與足部關節。通風是長期嘌呤代謝障礙、血尿酸增高引致解痙沉積于關節所致的一種代謝性關節疾病。
痛風在我國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對劑型痛風性關節炎尚無根治的辦法,臨床上用于調節尿酸代謝的藥物主要有別嘌呤醇、丙磺舒等,用于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藥物有秋水仙堿、非甾類抗炎藥和糖皮質激素等,均存在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尋找安全有效的藥物仍是一難題,近來其炎癥反應的機制得到進一步闡明。中醫上將該病稱為“痛風”、“痛痹”、“風熱痹”等,認為主要因濕熱痰瘀等聚于體內經絡,或外邪侵襲皮肉經脈,致氣機不宣,郁而生熱,流注肢體、筋脈、關節而發病。
但現有技術中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大多原料眾多,且效果不佳,因此現在急需一種簡單有效且方便食用的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藥物面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組合物,此組合物配方合理,可有效治療因為痛風引起的關節炎疾病。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具有步驟簡單,能發揮藥材最大作用的優點。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大黃10~25份、劉寄奴12~18份、千斤拔8~15份、川芎12~16份、貫眾5~8份、獨活7~15份、紫蘇葉6~12份、姜黃5~12份、菝葜6~11份、天門冬8~14份、越橘4~10份、六堡茶2~7份、甘草4~8份和車前草5~9份。
另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醇提:將大黃和劉寄奴醇提兩次,合并提取液,提取液濃縮成清膏備用;
水提:將千斤拔、川芎、貫眾、獨活、紫蘇葉、姜黃、菝葜、天門冬、越橘、六堡茶、甘草和車前草研磨成10~40目的粉末,然后加水浸泡,水蒸餾法提取揮發油,分別收集揮發油和水溶液,藥渣加水煎煮三次,合并濾液和上述水溶液,濃縮成清膏備用;
將兩種清膏混合、干燥、粉碎,加入揮發油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成口服劑型。
用藥原理:
本發明以標本兼治為原理,立方選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赤峰學院附屬醫院,未經赤峰學院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50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