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澳洲淡水龍蝦多層棲息隱蔽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24766.3 | 申請日: | 202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67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0 |
| 發明(設計)人: | 鐘小龍;吳常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泉州郁之疆養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59 | 分類號: | A01K61/5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澳洲 淡水 龍蝦 多層 棲息 隱蔽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澳洲淡水龍蝦多層棲息隱蔽裝置,屬于蝦類養殖技術領域,包括由支撐隔柱、多層棲息板組成的結構物,支撐隔柱與底層棲息板底座支撐整個結構物,支撐隔柱兩邊最好呈梯形、設有階梯狀,支撐隔柱另一面也可再與多個棲息板邊均勻垂直相連接,在一個支撐隔柱兩面形成雙向對稱的若干多個棲息板,還可連接飼料輸送管道、增設微孔管道增氧設施,更好地模擬自然生態環境,此澳洲淡水龍蝦多層棲息隱蔽裝置,一可以有效解決領地、餌料、活動競爭引起格斗殘殺,二可以有效解決蛻殼期間死亡嚴重問題,三可以有效提高養殖密度,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優質、高效、集約化澳洲淡水龍蝦設施養殖裝備及技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養殖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澳洲淡水龍蝦多層棲息隱蔽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傳統的養殖方式有池塘養殖、工廠化養殖、網箱養殖以及湖泊、水庫、江河等大水面養殖,其中池塘養殖、工廠化養殖是最重要養殖模式,發展澳洲淡水龍蝦池塘及工廠化養別產業,需要解決幾個三個突出問題:一是互相殘殺問題,澳洲水龍蝦在領地、料以及活動過程中相互競爭殘殺現象十分嚴重:二是蛻殼死亡間題,與其它蝦類一樣,澳洲淡水龍蝦生命周期中需要完成數次説売,在此期間受干擾極容易造成死亡;三是養殖密度問題,洲淡水龍蝦是底柄爬行動物兩個大鰲又占很大空間,養殖密度是按面積計算、不是按水體計算。
澳洲淡水龍養殖,既是現代漁業發展的重要品種,又面臨著相互殘殺、蛻殼死亡、養殖密度低而需要占用很大養殖空間資源等突出向題,觀世界各國,水資源及土地資源日益緊缺,提高單位土地產出、大幅節約養殖用水,必將成為現代漁業發展的最重要趨勢。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澳洲淡水龍蝦多層棲息隱蔽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澳洲淡水龍蝦多層棲息隱蔽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澳洲淡水龍蝦多層棲息隱蔽裝置,包括支撐隔柱以及多層棲息板組成,可由鋼筋混凝土澆制而成、塑料注塑而成或使用其它材料加工而成,結構形狀可以是方形、長方形、梯形及其它形狀,支撐隔柱下邊與底層棲息板用于底座,支撐整個多層棲息隱蔽裝置,多層棲息板與支撐隔柱單邊均勻連接,鑒于澳洲淡水龍蝦生物學特點尤其是兩個大鰲,活動時占用空間較大,為便于出入隱蔽裝置及在其中活動,棲息板另邊懸空,支撐隔柱兩邊,設計成階梯狀,便于澳洲淡水龍蝦攀爬至各層棲息板隱蔽,與人工魚礁及其它棲息裝置不同,支撐隔柱及多層棲息板不宜開設孔洞,以增加棲息位置的隱蔽性。
為了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所采取的措施還包括:適當擴大立柱,使立柱成為長方體形、三角體形或正方體形,在支撐隔柱兩側、三側或四側均安裝多層棲息板,構建成成雙向、三向或四向的多層棲息隱蔽裝置,采取這一措施:一是提升了養殖空間利用率,二是減少了單位裝置建造成本,三是增加投放使用時穩定性。
為了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所采取的措施還包括:擴大支撐隔柱厚度,使隔柱成為空心隔墻,隔墻底部封閉、上部開口,采取這-措施:一是增強了多層棲息隱蔽裝置投放后使用穩定性;二拓寬了支撐隔墻等腰兩邊寬度,方便了澳洲淡水龍蝦出入棲息板的攀爬,減少了在此區域內的爭斗:三是可以在隔墻內充填泡沫塑料,種植水草,在養殖設施內形成綠島,栽培水草,能為澳洲淡水龍蝦提供多樣化的棲息環境,增加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研究表明,水草在生長過程能大量吸收無機氨磷,降低水中的營養鹽含量,能防止水體富營養化,還能通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提高水體溶解氧,改善水體養殖環境,是良好的生物修復材料,此外,水草還能通過營養競爭和化感作用,抑制浮游箱物的生長,防治有害藻華爆發,采取這措施既可以優化養殖環境,又可以作為澳洲淡水龍蝦恒料、降低養殖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泉州郁之疆養殖有限公司,未經泉州郁之疆養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47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