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重復利用的固定化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24689.1 | 申請日: | 202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749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8 |
| 發明(設計)人: | 游力軍;丁冠軍;施鑫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1/10 | 分類號: | C12N11/10;C12N11/14;C12N11/089;C12N9/02;C08G81/00;C02F3/34;C02F101/3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饒文君;蔡學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復 利用 固定 制備 方法 及其 應用 | ||
1.一種可重復利用的固定化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化酶為固定化辣根過氧化物酶,其由磁性聚乙烯亞胺接枝交聯殼聚糖復合材料固定化制備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可重復利用的固定化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亞胺接枝殼聚糖復合材料呈現三元網絡互穿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可重復利用的固定化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
(1) 將殼聚糖、四水合氯化亞鐵和六水合氯化鐵利用超聲在溶劑中分散均勻,控制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殼聚糖在交聯劑存在下形成分子鏈,并對成核生長的磁性納米粒子包合,從而形成三元網絡互穿復合物,繼續加入聚乙烯亞胺到復合物中進行攪拌后,磁性分離產物,并分別用乙醇和去離子水清洗3次,得到高氨基的聚乙烯亞胺接枝殼聚糖磁性多孔固定化酶復合載體;
(2) 將步驟(1)處理后的復合載體材料加入辣根過氧化物酶溶液中,并加入20~50 wt%戊二醛溶液中進行活化,置于25~50 ℃恒溫振蕩器中,反應1~8 h后取出,依次用去離子水和PBS緩沖液進行洗滌;得到固定化辣根過氧化物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可重復利用的固定化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PBS緩沖液的pH為7.0。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可重復利用的固定化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體如下:
(1)合成聚乙烯亞胺接枝殼聚糖磁性多孔固定化酶復合載體
將0.1~4.0 g 四水合氯化亞鐵和0.1~8.0 g六水合氯化鐵溶于50 mL的水中,超聲15min使其完全溶解,獲得均勻介質,將0.5~3.0 g的脫乙酰殼聚糖溶解在40 mL體積分數為3.0%的乙酸中,并將所制備的脫乙酰殼聚糖-乙酸溶液加入到均勻介質中;200 rpm機械攪拌1 h,通入氮氣后加熱到40~90 ℃,之后加入1.0~50 mL 1.0 mol/L氫氧化鈉溶液,0.1~5.0 mL 50 wt%戊二醛溶液和0.5~3.0 g聚乙烯亞胺,交聯反應0.5~4.0 h;用冷水終止反應,并用1 mol/L鹽酸溶液調節pH至中性,產物用外加磁場分離后,分別用乙醇和去離子水清洗3次,冷凍干燥;
(2)辣根過氧化物酶的固定化過程:
取10~200 mg步驟(1)得到的復合載體材料加入10mL 0.1~2.0 mg/mL辣根過氧化物酶溶液中,并加入0.1~1000 μL 20-50 wt%戊二醛溶液進行活化,置于25~50 ℃恒溫振蕩器中,反應1~8 h后取出,依次用去離子水和PBS緩沖液進行洗滌;得到固定化辣根過氧化物酶。
6.一種如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方法制得的固定化辣根過氧化物酶。
7.一種如權利要求6所述固定化辣根過氧化物酶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應用于酚類化合物的催化降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大學,未經福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468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緊湊式套管回熱器
- 下一篇:一種家用電器電機生產用電機線圈浸漆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