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有仿生縫隙的能容可調式液力變矩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24007.7 | 申請日: | 202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767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孔華;劉春寶;熊佳偉;錢旭;唐鈺驍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H41/26 | 分類號: | F16H41/26;F16H41/24;F16H4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張華 |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有 仿生 縫隙 能容可 調式 液力變矩器 | ||
1.一種帶有仿生縫隙的能容可調式液力變矩器,包括機體(8),所述機體(8)包括組成工作腔的泵輪組件(14)、渦輪組件(17)、導輪組件(15),工作腔為回轉體,工作腔的截面為環形,工作腔內裝有油液;輸入軸(23)連接并帶動泵輪組件(14)轉動,渦輪組件通過渦輪法蘭(21)連接輸出軸(4);油液在工作腔的環形截面內沿泵輪組件(14)、渦輪組件(17)、導輪組件(15)順序循環流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輪組件(15)在工作腔環形截面的外圈設置導輪座(16)、內圈設置導輪內環(31),導輪內環(31)和導輪座(16)之間設置有導輪葉片,導輪葉片以輸入端為前端、輸出端為后端,以工作腔環形截面的徑向為上下方向,導輪葉片沿前后方向呈弧形設置,導向葉前后端之間設有仿生間隙(27),仿生間隙從導輪葉片的內弧側向外弧側從前向后斜向設置,導輪葉片被仿生間隙分為前后兩部分、前側部分為固定的主葉片(25)、后側部分為尾葉片(26),所述尾葉片(26)為活動葉片,所述尾葉片上下側對稱設置滑動軸(29),所述導輪內環(31)和導輪座(16)設有與滑動軸配合的弧形滑槽(34),所述導輪座(16)中還嵌設有上下設置的轉軸(30),滑動軸(29)固定在轉軸(30)內端的一側且軸線偏置,轉軸轉動時帶動滑動軸擺動并沿弧形滑槽(34)滑動,所述轉軸的外端設置凸輪撥塊(32),所述機體(8)上設有電磁鐵組件(10),所述電磁鐵組件通過凸輪調節機構(9)連接有驅動凸輪撥塊(32)轉動的凸輪調節撥桿(33);所述轉軸(30)設置在滑動軸(29)朝導輪葉片內弧面的一側;所述尾葉片(26)的內弧面和外弧面之間的厚度從前向后逐漸減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仿生縫隙的能容可調式液力變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30)內端和外端之間設有與導輪座(16)轉動密封的密封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仿生縫隙的能容可調式液力變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變矩器處于低能容工況時,滑動軸(29)滑動至弧形滑槽的后端,尾葉片(26)擺動至第一位置;所述液力變矩器處于高能容工況時,滑動軸(29)滑動至弧形滑槽的前端,尾葉片(26)擺動至第二位置;尾葉片處于第一位置時尾葉片內弧面與前后方向的交角大于尾葉片處于第二位置時尾葉片內弧面與前后方向的交角。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帶有仿生縫隙的能容可調式液力變矩器,其特征在于:尾葉片(26)處于第一位置仿生間隙(27)的寬度大于尾葉片(26)處于第二位置時仿生間隙(27)的寬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帶有仿生縫隙的能容可調式液力變矩器,其特征在于:以導向葉片的內弧面和外弧面的中間線為骨線,所述尾葉片(26)骨線長度為主葉片(25)長度的1.5~3倍。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帶有仿生縫隙的能容可調式液力變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還配套設置有采集轉速信號和負載信號的信號采集傳感器,所述信號采集傳感器通過閉環控制器連接控制電磁鐵組件的電磁驅動系統;所述閉環控制器還設有手動控制輸入端口。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帶有仿生縫隙的能容可調式液力變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輪座(16)和機體(8)之間設有導輪軸承(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4007.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