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波紋管漿錨的鋼筋對接連接結構及連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23816.6 | 申請日: | 202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800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郭正興;朱張峰;李振興;張家華;張軍;陳耀鋼;管東芝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中南建筑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C5/16 | 分類號: | E04C5/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26100 江蘇省南通***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波紋管 鋼筋 對接 連接 結構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波紋管漿錨的鋼筋對接連接結構及連接方法,其連接結構包括待連接鋼筋、連接鋼筋、波紋管和鋼筋籠;待連接鋼筋和連接鋼筋均采用鐓頭鋼筋,待連接鋼筋和連接鋼筋對接設于波紋管內;波紋管外周設有鋼筋籠,波紋管和鋼筋籠埋設于預制混凝土內。其連接方法包括步驟:待連接鋼筋和連接鋼筋均采用鐓頭鋼筋;構件預制時,將待連接鋼筋插入波紋管內,波紋管外周設置鋼筋籠,并整體埋設在預制混凝土內;構件連接時,將連接鋼筋插入波紋管內,并向波紋管內灌注高強度、低收縮灌漿料,灌漿料硬化后形成基于波紋管漿錨的鋼筋對接連接接頭。本發明能夠實現待連接鋼筋與連接鋼筋的可靠對接連接,成本低,安裝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波紋管漿錨的鋼筋對接連接結構及連接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中預制構件鋼筋連接主要采用鋼套筒灌漿連接方法和漿錨搭接連接方法,實現預制構件受力鋼筋的連續傳力,保證構件的受力性能和抗震能力。
對于鋼套筒灌漿連接方法,鋼套筒產品加工工藝較為復雜,成本較高;由于套筒尺寸限制,連接鋼筋與套筒內壁之間的凈距較小,對套筒埋設位置的精度要求高,同時造成了現場安裝時鋼筋連接困難,施工效率和質量均受到一定影響;套筒灌漿連接要求鋼筋錨固長度宜為連接鋼筋直徑的8倍,對灌漿飽滿度較為敏感,造成套筒灌漿連接接頭質量長期受到質疑。
對于漿錨搭接連接方法,雖成本相對不高,但由于其搭接傳力特性,易發生混凝土劈裂破壞,接頭受力性能不能采用有效的檢驗方法檢測,其可靠性長期不被認可,造成適用范圍受到明顯限制。
因此,為促進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筋連接方法的完善,亟待尋求新的鋼筋對接連接方法,解決鋼筋鋼套筒灌漿連接方法造價高、精度要求高、安裝施工困難的技術難題,消除漿錨搭接連接方法搭接性能不可靠的疑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波紋管漿錨的鋼筋對接連接結構及連接方法,實現待連接鋼筋與連接鋼筋的可靠對接連接,成本低,安裝效率高。
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波紋管漿錨的鋼筋對接連接結構,包括待連接鋼筋、連接鋼筋、波紋管和鋼筋籠;
所述待連接鋼筋和連接鋼筋均采用鐓頭鋼筋,所述待連接鋼筋和連接鋼筋對接設于波紋管內;
所述波紋管外周設有所述鋼筋籠,所述波紋管和鋼筋籠埋設于預制混凝土內。
優選的,所述鐓頭鋼筋的鐓頭直徑為鋼筋本體直徑的1~2倍。
優選的,所述鐓頭鋼筋的鐓頭高度為鋼筋本體直徑的0.5~1.5倍。
優選的,所述波紋管為鋼帶咬口卷制的或薄壁鋼管壓波形成的金屬波紋管。
優選的,所述波紋管內填充有灌漿料,所述波紋管外側面底部設有進漿孔,外側面頂部設有出漿孔。
優選的,所述鋼筋籠包括固定連接的幫條鋼筋與螺旋筋,所述幫條鋼筋與待連接鋼筋及連接鋼筋平行設置,所述螺旋筋呈螺旋狀盤繞于波紋管外周。
優選的,所述幫條鋼筋的數量為3~8根,所述幫條鋼筋的長度至少為待連接鋼筋漿錨長度的2倍。
優選的,所述幫條鋼筋的抗拉承載力之和不小于待連接鋼筋抗拉承載力的1.2~1.5倍。
優選的,所述幫條鋼筋與螺旋筋以點焊形式固定。
一種基于波紋管漿錨的鋼筋對接連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待連接鋼筋和連接鋼筋均采用鐓頭鋼筋;
構件預制時,將待連接鋼筋插入波紋管內,波紋管外周設置鋼筋籠,并整體埋設在預制混凝土內;
構件連接時,將連接鋼筋插入波紋管內,并向波紋管內灌注高強度、低收縮灌漿料,灌漿料硬化后形成基于波紋管漿錨的鋼筋對接連接接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中南建筑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東南大學,未經江蘇中南建筑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38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