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色同步注塑模具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23728.6 | 申請日: | 202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480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樹勇;張金鼎;張樹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鷹星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16 | 分類號: | B29C45/16;B29C45/26;B29C45/27;B29C45/7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王久明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同步 注塑 模具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雙色同步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設置有上模仁,下模上設置有下模仁,上模仁和下模仁構成注塑腔室;下模上設置有一個或多個金屬隔斷薄片、移動機構和溫控組件;金屬隔斷薄片將注塑腔室分隔成內部的第一注塑腔和外部的一個或多個第二注塑腔;上模上設置有分別對應第一注塑腔的第一注膠口和對應第二注塑腔的第二注膠口;通過同步注塑,并對金屬隔斷薄片控溫先冷卻一定范圍內膠水,再將雙色的冷卻膠水與金屬隔斷薄片貼合處熱熔,最后依靠注塑壓力進行熔接的方式,能夠解決雙色同步注塑的難題,使得加工時間大幅縮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注塑模具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雙色同步注塑模具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對雙色注塑模具的設置方式,大都采用的分布注塑,即先注塑一種顏色膠水,帶膠水冷卻后,改變模具形狀并注塑另一種顏色膠水,該種方式雖然可以生產,但是存在加工時間較長,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雙色同步注塑模具及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構造一種雙色同步注塑模具,其中,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設置有上模仁,所述下模上設置有下模仁,所述上模仁和所述下模仁構成注塑腔室;所述下模上設置有伸入所述注塑腔室內的一個或多個金屬隔斷薄片、帶動其抽離所述注塑腔室的移動機構和對所述金屬隔斷薄片溫度控制的溫控組件;所述金屬隔斷薄片將所述注塑腔室分隔成內部的第一注塑腔和外部的一個或多個第二注塑腔;所述上模上設置有分別對應所述第一注塑腔的第一注膠口和對應所述第二注塑腔的第二注膠口。
本發明所述的雙色同步注塑模具,其中,所述金屬隔斷薄片位于所述注塑腔室外的部分上套設有密封圈和擠壓所述密封圈的擠壓環;所述雙色同步注塑模具還包括驅動所述擠壓環進行擠壓的驅動機構。
本發明所述的雙色同步注塑模具,其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與所述擠壓環固定連接的連接板和帶動所述連接板移動的擠壓氣缸;所述連接板的中部設置有安裝所述擠壓環的開槽。
本發明所述的雙色同步注塑模具,其中,所述下模上還設置有對所述連接板運動導向的導向組件。
本發明所述的雙色同步注塑模具,其中,所述移動機構為直線步進電機。
本發明所述的雙色同步注塑模具,其中,所述第二注膠口設置有多個且相互連通。
本發明所述的雙色同步注塑模具,其中,所述金屬隔斷薄片由不銹鋼或者鋁合金制成。
一種雙色同步注塑方法,根據上述的雙色同步注塑模具,其中,包括以下步驟:
上模和下模在合模狀態下,通過雙色注塑機向第一注膠口和第二注膠口進行同步注不同顏色膠水,溫控組件控制金屬隔斷薄片溫度低于膠水溫度一設定溫度;
待金屬隔斷薄片兩側表面附近處膠水鋪滿且凝固后,溫控組件對金屬隔斷薄片升溫將與其兩側表面貼合的膠水融化;
移動機構運行從注塑腔室內抽離金屬隔斷薄片,持續保持壓力注膠至完成注膠,等待膠水冷凝后開模下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上模和下模在合模狀態下,通過雙色注塑機向第一注膠口和第二注膠口進行同步注不同顏色膠水,溫控組件控制金屬隔斷薄片溫度低于膠水溫度一設定溫度;待金屬隔斷薄片兩側表面附近處膠水鋪滿且凝固后,溫控組件對金屬隔斷薄片升溫將與其兩側表面貼合的膠水融化;移動機構運行從注塑腔室內抽離金屬隔斷薄片,持續保持壓力注膠至完成注膠,等待膠水冷凝后開模下料;通過同步注塑,并對金屬隔斷薄片控溫先冷卻一定范圍內膠水,再將雙色的冷卻膠水與金屬隔斷薄片貼合處熱熔,最后依靠注塑壓力進行熔接的方式,能夠解決雙色同步注塑的難題,使得加工時間大幅縮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鷹星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鷹星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372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