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推挽式光纖水聽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23251.1 | 申請日: | 202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498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婁威龍;孫華明;王俊;薛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傳輸線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V1/18 | 分類號: | G01V1/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嘉華律師事務所 31285 | 代理人: | 黃琮;夏燁 |
| 地址: | 20043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推挽式 光纖 水聽器 | ||
本發明涉及光纖傳感領域,提供了一種推挽式光纖水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水聽器包括彈性體、金屬件、艙體、前端蓋、后端蓋、擋蓋;所述彈性體、所述金屬件、所述艙體主體部分為一個中空的回轉體,所述彈性體套于所述金屬件外,所述彈性體與所述金屬件共同放置于所述艙體內,所述前端蓋與所述后端蓋設置于所述艙體前后兩端,所述前端蓋為一個設有圓形通孔的扁平體,所述金屬體與所述擋蓋通過所述圓形通孔裝配連接,以上所有部件過盈配合且結合處均進行密封膠灌封;光路放置于所述艙體內;本發明通過金屬件與彈性體端部內孔的尺寸配合以及密封膠灌封密封,可以對彈性體進行可靠密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纖傳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推挽式光纖水聽器。
背景技術
光纖傳感技術是伴隨光導纖維和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而形成的一門新技術。光纖水聽器的傳感靈敏度要比傳統的壓電水聽器高許多倍,而且它可以在高電壓、大噪聲、高溫、強腐蝕性等很多特殊環境下正常工作,還能夠與光纖遙感、遙測技術配合,形成光纖遙感系統和光纖遙測系統,所以光纖傳感技術能廣泛應用于航天航海、核工業、橋梁隧道、建筑、石油開采、電力傳輸、醫療、科研等眾多領域。
通過水下的聲波對光纖的應力作用改變光纖纖芯的折射率或長度,從而引起在光纖中傳播光束的光程改變,導致相位發生變化。采用干涉測量技術可檢測出相位變化,并得到有關水聲的信息。它利用光的相位干涉作為探測手段,探測靈敏度極高,響應頻帶也較寬;它以光纖作為信息傳感與傳媒介;而以光為載體的信息,既不會被電磁干擾,也無發生泄漏的危險。
光纖水聽器的研究已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距離工程化還有一定差距。光纖水聽器的敏感探頭的性能關乎光纖水聽器陣列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關乎光纖水聽器技術的工程應用和推廣。現有技術中的一種光纖水聽器的結構由器件倉,光纖水聽器用敏感部件構成,光纖水聽器用敏感部件中包括彈性體、外保護殼;
該結構的光纖水聽器整體結構大,工程適應性差,對拖曳陣列的纜徑與彎曲半徑有局限性,同時在一定深度海水環境下,密封膠的密封作用會很快失效,空氣腔內充入海水,將導致光纖水聽器探頭的完全失效,因此需要一種適應惡劣環境的光纖水聽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推挽式光纖水聽器,其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光纖水聽器在海底長期工作環境下的不可靠易漏水等問題,并滿足隨著光纖水聽器的發展越來越迫切的對敏感部件的小尺寸、工程適應性強的要求,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推挽式光纖水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水聽器包括彈性體3)、金屬件4、艙體5、前端蓋6、后端蓋7、擋蓋8;所述彈性體3,所述金屬件4、所述艙體5主體部分為一個中空的回轉體,所述彈性體3套于所述金屬件4外,所述彈性體3與所述金屬件4共同放置于所述艙體5內,所述前端蓋6與所述后端蓋7設置于所述艙體5前后兩端,所述前端蓋6為一個設有圓形通孔62的扁平體,所述金屬體4與所述擋蓋8通過所述圓形通孔62裝配連接,以上所有部件過盈配合且結合處均進行密封膠灌封;光路放置于所述艙體5內;
進一步地,所述光路由一個光纖耦合器、兩個敏感線圈和兩個反射鏡組成,所述光纖耦合器的一端兩根光纖分別與兩個所述敏感線圈相連,兩個敏感線圈分別與兩個反射鏡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密封膠采用雙組分環氧結構粘結劑。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體3材質采用聚砜或聚碳酸酯。
進一步地,所述金屬體4、所述艙體5、所述前端蓋6、所述后端蓋7的材質選用鎂鋁合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的敏感部分不僅有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壁中空的彈性體,也有質量輕、高強度金屬材料制成的薄壁中空的金屬件,其敏感部分采用了密封膠灌封進行密封,通過金屬件與彈性體端部內孔的尺寸配合以及密封膠灌封密封,可以對彈性體進行可靠密封,密封膠采用聲音穿透性好、耐海水腐蝕性能較好且與金屬有較強粘接力,由兩種膠體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深度的海水中能保持長久的良好密封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傳輸線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未經上海傳輸線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32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