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伏一體化的通風隔熱屋面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23087.4 | 申請日: | 202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964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4 |
| 發明(設計)人: | 解明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D11/02 | 分類號: | E04D11/02;E04D13/18;E04D13/17;E04D13/16;H02S20/23;H02J7/35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信立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陳炳萍 |
| 地址: | 410083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一體化 通風 隔熱 屋面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光伏一體化的通風隔熱屋面,包括框架、光伏組合件、鋁箔板、屋面結構,所述框架通過帶螺紋長釘固定在屋面結構上表面,所述框架和所述屋面結構之間設置有固定孔,且所述屋面結構分布方向為縱橫方向,相鄰兩個所述框架之間通過密封膠條連接,所述光伏組合件固定在所述框架上側,所述光伏組合件包括太陽能電池板、電池板嵌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固定在所述電池板嵌板凹槽處,所述鋁箔板固定在所述框架內側下端面。本發明適用于木材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坡屋面,能夠有效的改善建筑室內熱環境,降低室內空調或采暖能耗,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進一步降低建筑使用能耗,是一種高效、并具有廣泛適用性的屋面構造方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風隔熱屋面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光伏一體化的通風隔熱屋面。
背景技術
屋面作為建筑外圍護結構的一部分,除了滿足結構承重要求外,提高屋面的隔熱能力,從而降低外界環境以及太陽輻射對室內熱環境的影響,是改善室內熱環境的一個重要措施,也能滿足建筑節能的要求。傳統的保溫隔熱式屋面,是在屋頂的結構層上,先鋪設保溫隔熱層,再鋪防水層及保護層,不同構造層之間彼此連結成為整體,提高屋面熱阻,從而達到隔熱的目的。
但是,這種傳統屋面結構復雜,施工過程需要保證構造層的完整性,構造層出現裂痕后修復困難,影響屋面的熱工以及防水性能,而且成本較高,所以,我國的村鎮建筑很少采用。
目前我國夏熱冬冷地區村鎮住宅,絕大部分坡屋頂的建筑僅在屋頂的結構層上鋪設防水層防止雨水進入室內,缺乏起隔熱作用的構造層次,造成坡屋頂建筑室內熱環境差,只能采取其他措施來滿足不同季節人體的熱舒適要求,比如在夏季使用電風扇、空調,冬季使用炭火、電取暖器。不但造成了能源浪費,而且不能從本質上改善室內熱環境。
太陽能電池板是近年節能研究比較熱門的一種光電轉換器件,它具有發電過程簡單,光電轉化安全可靠,充分利用太陽輻射能的優點,而且安裝靈活,維護方便,應用區域范圍廣,方便新舊建筑節能改造。
將太陽能電池板與坡屋面結合,太陽能電池板可以隔絕大部分太陽輻射,提高屋面的隔熱性能,同時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輻射能轉化為電能,供建筑主體使用,降低建筑使用能耗。
但是,現行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方式,是在既有的屋面增設支架進行安裝,安裝過程影響既有屋面的完整性,并且既有屋面面層與加裝的太陽能電池板外觀不協調,增加了屋面的施工成本。
此外,目前大量使用的坡屋頂形式有2種:一是木材結構坡屋面,二是鋼筋混凝土坡屋面,不同類型的屋面傳統的隔熱做法有很大區別,互相不能通用,且屋面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方式也有所不同,不利于有效的屋面隔熱節能技術的通用和推廣,現急需要一種通用的屋面隔熱節能技術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光伏一體化的通風隔熱屋面。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光伏一體化的通風隔熱屋面,包括框架、光伏組合件、鋁箔板、屋面結構,所述框架通過帶螺紋長釘固定在屋面結構上表面,所述框架和所述屋面結構之間設置有固定孔,且所述屋面結構分布方向為縱橫方向,相鄰兩個所述框架之間通過密封膠條連接,所述光伏組合件固定在所述框架上側,所述光伏組合件包括太陽能電池板、電池板嵌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固定在所述電池板嵌板凹槽處,所述鋁箔板固定在所述框架內側下端面,且所述光伏組合件和所述鋁箔板之間成型通風通道,所述電池板嵌板通過自攻螺絲連接所述框架,所述電池板嵌板和所述框架之間設置有橡膠墊片。
優選的:所述框架材質為輕鋼,截面為板凳型,所述固定孔和所述框架一體成型,框架的高度為100mm-300mm,在保證安裝強度的同時減輕重量,減輕屋面結構層的荷載。
優選的:所述框架在現場安裝時,多個所述框架之間的縫隙用所述密封膠條粘合填充緊密,無縫隙,防止雨水滲入框架內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308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