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恒壓上提式顱骨凹陷可視復位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20744.X | 申請日: | 202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035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方偉;陳建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方偉 |
| 主分類號: | A61B17/56 | 分類號: | A61B17/56;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恒壓上提式 顱骨 凹陷 可視 復位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恒壓上提式顱骨凹陷可視復位裝置,包括第一復位桿和第二復位桿,所述第一復位桿和第二復位桿組合在一起為L形復位桿,所述第一復位桿上連接有耦合板,所述第一復位桿在位于所述耦合板的頂部位置螺紋連接有加壓螺母,所述第一復位桿上設置有顯示屏,所述第二復位桿遠離所述第一復位桿的一端套設有弧形復位頭。本發明打破了傳統的顱骨凹陷骨折手術復位方法,發明了一套新型的可視手術復位裝置,創造了精準手術復位,弧形復位頭的獨特形狀與顱骨表面的形態相似,弧形復位頭獨特的伸縮結構,有利于抵達骨折遠端區域,L形復位桿在可視下水平位旋轉,能夠調節弧形復位頭在水平位的位置,有利于精準復位。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恒壓上提式顱骨凹陷可視復位裝置。
背景技術
頭部外傷后會有顱骨凹陷性骨折,會壓迫腦組織產生變性,也有顱骨下出血和積血,需要手術復位及清除積血。顱骨骨折如不及時復位,時間長了,也會產生外傷性癲癇。醫療上也有顱骨骨折復位手術,通常是在頭頂部顱骨鉆孔,再伸入彎頭止血鉗至骨折部位,用手腕的力量來撬動凹陷的顱骨板向上回位,但由于骨折部看不到、也看不清,靠術者估計來定位,而且撬動時力量不均,不同的術者手部力量也不同,有時會把顱骨撬裂開或撬掉下來,造成手術失敗或有手術缺陷,更因將顱骨撬裂,反而引發出血。
為實現精準治療、提高手術質量增加手術的完美度,因此,亟需發明一種手術視野直視可見、定位準確、復位的撬動力量均衡的顱骨凹陷復位器材。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的技術目的在于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恒壓上提式顱骨凹陷可視復位裝置,包括第一復位桿和第二復位桿,所述第一復位桿和第二復位桿組合在一起為L形復位桿,所述第一復位桿上滑動連接有耦合板,所述第一復位桿在位于所述耦合板的頂部位置螺紋連接有加壓螺母,所述第一復位桿上設置有顯示屏,所述第二復位桿遠離所述第一復位桿的一端套設有弧形復位頭,所述弧形復位頭遠離所述第二復位桿的端部設置有帶照明功能的攝像頭。
優選的,所述第一復位桿和所述第二復位桿為一體式結構。
優選的,所述耦合板的表面開設有卡孔,所述耦合板通過所述卡孔滑動套接在所述第一復位桿上。
優選的,所述耦合板的側面固定連接有手柄,所述第一復位桿的側方固定連接有助手臂。
優選的,所述耦合板的上表面設置有角度標線。
優選的,所述第一復位桿為中空結構,內有數據線貫通,所述弧形復位頭上開設有線孔。
優選的,所述弧形復位頭通過伸縮套環與所述第二復位桿套接,所述第二復位桿和所述伸縮套環上分別開設有多個呈橫向排布的調節銷孔,其中一個在所述第二復位桿上的所述調節銷孔與對應在所述伸縮套環上的一個所述調節銷孔通過快速插銷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打破了傳統的顱骨凹陷骨折手術復位方法,發明了一套新型的可視手術復位裝置,創造了精準手術復位。
2、弧形復位頭的獨特形狀,與顱骨表面的形態相似。
3、弧形復位頭獨特的伸縮結構,有利于抵達骨折遠端區域。
4、L形復位桿在可視下水平位旋轉,能夠調節弧形復位頭在水平位的位置,有利于精準復位。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耦合板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方偉,未經方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074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