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機轉子和制造方法及電機、永磁電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20560.3 | 申請日: | 2021-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692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肖勝宇;高明世;劉麗剛;唐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27 | 分類號: | H02K1/27;H02K1/28;H02K5/24;H02K15/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麥寶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3 | 代理人: | 張濤 |
| 地址: | 51907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機 轉子 制造 方法 永磁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機轉子和制造方法及電機、永磁電機,其中電機轉子包括外鐵芯、內鐵芯、限位結構和減振結構,外鐵芯中心處具有安裝孔,用于設置內鐵芯;安裝孔內周面設有向內延伸的第一凸臺和第一凹槽,內鐵芯外周面設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凸臺;限位結構注塑成型于外鐵芯的兩端和外周面,其蓋板對內鐵芯進行軸向限位;減振結構注塑成型于安裝孔內周面、第一凸臺、第二凸臺、第一凹槽和內鐵芯外周面形成的空間中,可減緩內外鐵芯的振動,同時對內外鐵芯徑向和軸向限位及切向運動的傳遞;本發明采用不同材料注塑成型限位結構和減振結構,傳遞切向運動和對內外鐵芯起到有效的限位,同時減緩內外鐵芯的振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機轉子和制造方法及電機、永磁電機。
背景技術
永磁電機采用永磁體勵磁,無電刷,不需要勵磁電流,效率和功率密度高,應用范圍較廣。隨著應用環境的變化和使用要求的提高,電機轉子的振動成為影響電機性能的關鍵因素,現有技術中轉子鐵芯和轉軸剛性連接,依靠電磁力電機轉子實現轉動,損耗小,會產生一定的振動,對連接結構產生一定的破壞。
申請號為201811345615.2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分塊減震轉子,外鐵芯上沿軸向設有多個定位膠合孔進而加強孔;在外鐵芯兩端和加強孔之間注塑PBT材料,在外鐵芯兩端和內外鐵芯之間注塑彈性膠,使內外鐵芯及磁體成型為一體。該結構能夠實現轉子減振結構的內外連接。但是①外鐵芯的內外孔較多,加工時定位困難;②鐵芯內側孔填軟膠,距離內鐵芯較遠,用膠量大,結構不夠穩定;③內鐵芯上僅有切向受力,軸向穩定性較差。
申請號為201810622161.2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轉子總成和電機,轉子總成包括轉子軸、轉子鐵芯和減震部,轉子軸和轉子鐵芯間隔開,減震部填充于轉子軸和轉子鐵芯之間,使轉子軸和轉子鐵芯連接為一起;直接注塑軟膠,沒有內鐵芯,設有外側部五金,比較適合與功率特別小的場合;轉子鐵芯外邊緣有隔磁橋連接,結構強度有保證,但漏磁較大,材料浪費較多;僅依靠軟膠與轉軸固定,穩定性較差;采用了外側部五金,其結構強度也是比較弱的,無法滿足較大功率場合需求。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機轉子和制造方法及電機、永磁電機,通過在外鐵芯和內鐵芯之間注塑成型限位結構和減振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減振結構復雜和效果差等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機轉子,包括:
外鐵芯,所述外鐵芯中心處形成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內周面上設有向內側延伸的第一凸臺;
磁體,設置于所述外鐵芯上;
內鐵芯,設置于所述安裝孔中;所述內鐵芯外周面上形成有向外側延伸的第二凸臺;
所述安裝孔內周面、所述內鐵芯外周面、所述第一凸臺和所述第二凸臺之間形成減振空間;
減振結構,通過將軟膠注塑于所述減振空間形成,用于減緩所述內鐵芯、外鐵芯的振動;
限位結構,通過將硬膠注塑于所述外鐵芯的兩端與外周面之間的空間形成,并將所述外鐵芯與磁體注塑為一整體件,所述整體件在所述外鐵芯的至少一端面形成一蓋板,所述蓋板至少部分蓋住同側所述減振結構的端部,對所述減振結構及內鐵芯進行軸向限位。
進一步可選地,所述第一凸臺上設有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凸臺設有第二凹槽。
進一步可選地,所述第一凸臺和第二凸臺交錯設置。
進一步可選地,所述外鐵芯的端面設有定位孔,用于注塑所述限位結構時所述外鐵芯在注塑模具中的定位。
進一步可選地,所述減振結構內周面具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凸臺至少一部分嵌入于所述第三凹槽中,用于減緩所述內鐵芯的振動及所述減振結構向所述內鐵芯提供切向力,同時對所述內鐵芯起到軸向和徑向限位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056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