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硅高導熱壓鑄鋁合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20336.4 | 申請日: | 2021-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63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3 |
| 發明(設計)人: | 宋成猛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慧鼎華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22C21/02 | 分類號: | C22C21/02;C22C1/02;C22F1/043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劉楨 |
| 地址: | 401135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硅高 導熱 壓鑄 鋁合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硅高導熱壓鑄鋁合金及其制備方法,按質量百分比計算,包括如下組分:Si為1.5%~3%;Fe為0.4%~1.3%;Sr為0~0.1%;還包括0~1%的RE;雜質元素總和小于0.15%;余量為Al。本發明所述鋁合金對Si和Fe的含量進行了調整,使其保持在低含量的狀態,降低其對鋁合金導熱率的不良影響,同時使鋁合金仍然具有較高的壓鑄工藝性,可以在670℃~720℃進行壓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鋁合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硅高導熱壓鑄鋁合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3C產品、汽車通訊電子等領域均面臨著日益增加的輕量化壓力。同時,一些零部件對材料的導熱性能往往有較高的要求,尤其是散熱器件,以保證和提高產品的壽命及工作穩定性。
鋁合金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其密度小、強度高、導電導熱性好、加工簡單等優點較好地滿足了產品結構及散熱要求,因此被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及通訊等領域。純鋁在室溫下的熱導率較高,約為238W/(m·K),隨著合金元素的增加,鋁合金的熱導率逐漸降低,且不同元素對合金熱導率的影響大不相同。這主要是由金屬的自由電子導熱機制所決定的,鋁合金的導熱特性與組織中的晶格畸變程度、缺陷、雜質、相組成及分布等有關。
其中,壓鑄成型工藝相較于擠壓、鍛造、沖壓等成型工藝,具有生產效率高、成本較低、尺寸精度高、力學性能優異、可以成型形狀復雜和輪廓清晰的薄壁深腔鑄件等特點,作為一種高速、高壓的近終成型工藝,特別適合于導熱散熱器件的集成化設計和一體成型。
然而,目前用于壓鑄生產薄壁殼體類通信、電子和交通領域零部件材料主要為AlSi12(Fe),由于該合金中Si10.5~13.5%固溶于鋁基體中顯著降低了鋁合金的導熱系數,而且還加入了一定量的Mg、Mn,Cu等合金元素,大大降低了該合金中的導熱系數,使其導熱系數一般不超過160W/(m·K),但如果提高了導熱系數往往會影響其壓鑄工藝性,不利于壓鑄加工。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低硅高導熱壓鑄鋁合金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無法同時提高鋁合金導熱系數和壓鑄工藝性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低硅高導熱壓鑄鋁合金,按質量百分比計算,包括如下組分:
Si為1.5%~3%;Fe為0.4%~1.3%;Sr為0~0.1%;還包括0~1%的RE;雜質元素小于0.15%;余量為Al。
優選地,所述RE為La、Ce和Sm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地,所述RE為Ce。
優選地,按質量百分比計算,包括如下組分:Si為1.8%~2.3%;Fe為0.6%~0.82%;RE為0.1%~0.5%;Sr為0.02~0.06%;雜質元素總和小于0.15%,其余為Al。
優選地,還包括Cu、Mn、Zn、Mg、Ni,其單個元素的質量百分比小于0.1%。
一種低硅高導熱壓鑄鋁合金的制備方法,制備如本發明所述低硅高導熱壓鑄鋁合金,包括如下步驟:
(1)原料準備:按所述質量百分比,定量配置好原料;
(2)熔化:將Al熔化后,升溫至730~750℃,加入Fe、Si和RE熔化,攪拌均勻,得到熔體I;降溫后加入Sr繼續熔化,得到熔體II后靜置;
(3)壓鑄:將所述熔體Ⅱ降溫至670~720℃,撈凈表面浮渣后進行澆注,得到所述低硅低鐵高流動性的高導熱壓鑄鋁合金。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加入精煉劑,按所述熔體II的質量百分比計,所述精煉劑的添加量為0.5~2%,所述精煉劑為氯鹽精煉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慧鼎華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未經重慶慧鼎華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033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