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組織架構調整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20327.5 | 申請日: | 2021-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414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呂陽陽;曾楚偉;李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7 | 分類號: | G06F16/27;G06Q1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劉星雨;張穎玲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織 架構 調整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存儲 介質 | ||
1.一種組織架構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為客戶端的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不同對象配置相匹配的變更流水節點,并通過所述變更流水節點記錄相應的變更流水信息;
當所述客戶端對應服務器發生變更時,向業務服務器發送信息同步請求,其中,所述信息同步請求攜帶通訊錄的第一版本號信息;
獲取所述業務服務器發送的架構差量流水信息,其中,所述架構差量流水信息由所述業務服務器基于所述客戶端的第一版本號信息和所述客戶端保存的第一架構版本號確定;
對所述架構差量流水信息進行解析,當確定所述架構差量流水信息包括刪除標記時,刪除所述架構差量流水信息對應的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對象;或者,
當確定所述架構差量流水信息中的標識信息與所述客戶端的變更流水信息中的標識信息一致時,保持所述通訊錄組織架構;或者,
響應于所述架構差量流水信息,獲取與所述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對象相匹配的業務數據,并基于所述業務數據對所述客戶端的通訊錄組織架構進行更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為客戶端的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不同對象配置相匹配的變更流水節點,并通過所述變更流水節點記錄相應的變更流水信息,包括:
確定所述客戶端的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不同對象;
基于所確定的不同對象,為所述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部門對象配置第一變更流水節點;
基于所確定的不同對象,為所述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成員對象配置第二變更流水節點;
通過所述第一變更流水節點,存儲與所述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部門對象相匹配的節點的類型、標識信息、版本號信息以及變更流水信息;
通過所述第二變更流水節點,存儲與所述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成員對象相匹配的節點的類型、標識信息、版本號信息以及變更流水信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過所述第一變更流水節點,存儲與所述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部門對象相匹配的節點的類型、標識信息、版本號信息以及變更流水信息,包括:
當所述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部門對象增加時,在所述第一變更流水節點中增加相應的變更流水信息;或者,
當所述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部門對象更新時,調整所述第一變更流水節點中的變更流水信息對應的序列號;或者,
當所述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部門對象被刪除時,調整所述第一變更流水節點中的變更流水信息對應的序列號,并對所刪除的部門對象對應的變更流水信息進行標記。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過所述第一變更流水節點,存儲與所述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成員對象相匹配的節點的類型、標識信息、版本號信息以及變更流水信息,包括:
當所述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成員對象增加時,在所述第一變更流水節點中增加相應的變更流水信息;或者,
當所述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成員對象更新時,調整所述第一變更流水節點中的變更流水信息對應的序列號;或者,
當所述通訊錄組織架構中的成員對象被刪除時,調整所述第一變更流水節點中的變更流水信息對應的序列號,并對所刪除的成員對象對應的變更流水信息進行標記。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所述業務服務器發送的架構差量流水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業務服務器發送的架構差量流水信息;或者,
拉取所述業務服務器所保存的架構差量流水信息,其中,所述架構差量流水信息包括:
回包節點限制數參數和不同變更流水信息所包括的版本號參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當所述客戶端的變更流水節點中的變更流水信息超過數量閾值時,刪除所述客戶端中攜帶刪除標識的變更流水信息;
當所述客戶端的變更流水節點中的變更流水信息第二架構版本號早于所述第一架構版本號時,觸發全量更新進程,以實現通過所述全量更新進程對所述客戶端的通訊錄組織架構進行更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2032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氮摻雜碳微球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 下一篇:眼外佩戴眼科透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