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電阻率成像測井儀極板電扣信號校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19346.6 | 申請日: | 2021-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170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06 |
| 發明(設計)人: | 施俊成;肖宏;馬雪青;陳濤;王煒;賀飛;李向峰;曹啟剛;郭慶明;史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3/00 | 分類號: | G01V13/00;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紅霖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阻率 成像 測井 極板 信號 校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微電阻率成像測井儀極板電扣信號校準方法,包括固定參數校準和實時變化參數校準;通過固定參數校準消除極板電扣信號采集調理電路電性能發生的改變;通過實時變化參數校準消除極板電扣信號采集調理電路的直流偏移。本發明把固定參數校準和實時變化參數校準同時引入,摒棄了微電阻率成像測井儀采用更換硬件電路來確保極板電扣信號一致性的缺點,用計算方法代替硬件方法從而節約儀器維護成本,本發明能夠實時的保證電扣信號的一致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石油測井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微電阻率成像測井儀極板電扣信號校準方法,用于儀器日常維護檢測和實時測井。
背景技術
微電阻率成像測井能夠提供環井眼地層高分辨率圖像,用于裂縫孔洞識別、薄層評價、巖性劃分、地層各向異性評價、沉積相和構造分析。測井儀極板電扣通過井內泥漿柱和地層回到儀器頂部的回路電極形成交流電信號回路。推靠器、極板金屬體起到聚焦作用,使極板中部的電扣電流信號垂直于極板外表面進入地層。通過測量電扣上的電流強度,可以反映出電扣正對著的地層由于結構或電化學上的非均質所引起的電阻率的變化。而隨著儀器在高溫環境下使用時間的增加以及測井時井中環境溫度的變化,極板電扣電流采樣電阻和采集信號調理電路的電性能發生變化,導致極板電扣信號的一致性變差,測井資料質量隨之降低。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電阻率成像測井儀極板電扣信號校準方法,以解決微電阻率成像測井儀極板電扣信號采集調理電路長時間高溫工作后電性能發生變化和測井過程中交流微弱小信號采集易受環境溫度影響的問題。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微電阻率成像測井儀極板電扣信號校準方法,包括固定參數校準和實時變化參數校準;
通過固定參數校準消除極板電扣信號采集調理電路電性能發生的改變;
通過實時變化參數校準消除極板電扣信號采集調理電路的直流偏移。
優選的,固定參數校準采用恒流源發射幅值恒定的交流電流至全部極板電扣,通過A/D轉換進行一次電扣信號采集,然后進行幅值偏差校準,將得到的校準參數寫入微電阻率成像測井儀存儲芯片中保存,最后再進行一次電扣信號采集檢驗校準參數是否準確。
優選的,固定參數校準的過程包括:通過交流恒流源發射電流信號,進行第一次極板電扣信號采集,然后將計算得到的校準參數寫入微電阻率成像測井儀,再進行第二次極板電扣信號采集,進行第二次極板電扣信號采集時用第一次極板電扣信號計算得到的校準參數進行校準,對校準參數的準確性進行檢驗。
優選的,實時變化參數校準是以周期循環進行,校正時,在本周期內通過A/D轉換采集的電扣信號進行信號直流偏移量計算,將計算得到的校準參數寫入微電阻率成像測井儀主控芯片中,用于下一周期計算結果的校正。
優選的,實時變化參數校準時序圖包括校準參數復位時間T0、電扣信號采集時間T1-1和校準參數計算時間T1-2,其中,校準參數復位時間T0用于在實時變化參數校準進行初始化,校準參數復位時間T0在微電阻率成像測井儀開始上電工作的時刻進行,T1-1和T1-2為周期性重復時間。
優選的,按照實時變化參數校準時序圖上的時序控制極板電扣接收到電流信號后,依次通過電阻采樣、濾波、放大、多路選通和相敏檢波后,進行信號采集,采集得到的信號用上一周期計算得到的直流偏移校準參數進行數據校準。
優選的,采集得到的信號用上一周期計算得到的直流偏移校準參數進行數據校準時,將該極板電扣實際測量值減去該極板電扣的直流偏移校準參數。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1934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