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過瘤胃包被噬菌體的制備及其在防治水牛腹瀉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18544.0 | 申請日: | 2021-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981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崔奎青;劉慶友;李志鵬;馮彤;羅西爾;閆秀營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K50/10 | 分類號: | A23K50/10;A23K10/18;A23K40/35;A23K20/163;A23K20/28;A23K20/105;A01K67/02;A61K9/50;A61K35/76;A61P1/12;A61P31/04;A61P3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專贏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于剛 |
| 地址: | 530007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瘤胃 包被 噬菌體 制備 及其 防治 水牛 腹瀉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過瘤胃包被噬菌體的制備及其在防治水牛腹瀉中的應用,所述過瘤胃包被噬菌體為6種噬菌體組配而得,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噬菌體52、金黃色葡萄球菌亞種噬菌體B1、大腸桿菌噬菌體T1、大腸桿菌噬菌體T3、大腸桿菌噬菌體S13、枯草芽孢桿菌噬菌體phi?e。本發明提供的過瘤胃包被噬菌體按每噸精料添加30?70公斤的比例添加到水牛精料補充料中。本發明的過瘤胃包被噬菌體通過過瘤胃包被的形式對水牛進行給藥,防治水牛腹瀉的效果較為理想,并為后期篩選特定噬菌體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與畜牧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過瘤胃包被噬菌體的 制備及其在防治水牛腹瀉中的應用。
技術背景
水牛具有適應性強、耐高溫高濕、抗病力強、耐粗飼、容易飼養、使用 年限長等生物學特性,水牛產業的發展對廣西等省份精準扶貧、提高農民經 濟收入具有重要的意義。腹瀉是水牛發病率高、治療困難、死亡率高的疾病, 可分為敗血型、腸型、腸毒血型三種類型。腸道細菌引發疾病是水牛的主要 發病因素之一,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可以對腸道細菌進行很好的控制,但目前 畜牧養殖中抗生素被過度使用,造成細菌耐藥性問題愈發嚴重。目前,水牛 腹瀉的主要病原菌包括:由牛副結核分支桿菌引起的牛副結核病、由大腸埃 希菌引起的犢牛白痢、由沙門氏菌引起的細菌性腸炎及由空腸彎桿菌引起的 冬痢等細菌性腸道疾病。
從世界范圍來看,2005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國際動物衛生組織(OIE)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提出了控制獸藥抗生素使用的口號。歐盟于2006 年1月通過立法規定嚴禁抗生素在動物飼料中的添加。美國也已經在2013年開 始逐步控制對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的已知副作用包括:引起兒童大腦發育 遲緩、肥胖、免疫能力降低、因耐藥性細菌感染生病而死亡。據統計,如果 無法應對耐藥菌,到了2050年,中國將有100萬人因此死亡。因此,用生物方 法提高禽畜的抗病能力,開發抗生素替代品,是生態養殖、國民健康的必經之
路。這條路不僅必需要走,而且要盡快走通。
在飼料中添加噬菌體可代替抗生素,具有理論和實踐的可行性。噬菌體 (英文為bacteriophage或phage)是細菌的病毒,侵染細菌(包括古細菌和 真細菌;英文:Archaea和Bacteria)并在后者細胞內復制。噬菌體是細菌 的天敵,可殺死或抑制被侵染細菌;由于噬菌體不能獨立生存,被其侵染的 細菌又被稱為噬菌體的“宿主”。噬菌體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生物,預計有 10的31次方個,比其它生物加在一起還要多。而已知細菌的大多數都可被噬菌體侵染。噬菌體的抑菌特性,使之成為抗生素的替代品。抗生素的流行 使得噬菌體使用日益減少;但是,隨著抗生素濫用導致超級細菌(指那些同 時對多種抗生素有抗性的細菌)的泛濫,噬菌體作為抗生素替代又重新被提 上日程。相對抗生素的廣譜殺菌作用,噬菌體通常只侵染特定細菌,具有宿 主專一性。抗生素在殺死有害菌的同時,也會不加選擇的殺死共生菌和有益 菌,破壞腸道細菌的生態平衡,引發嚴重后果。大量動物實驗表明,口服噬 菌體可以抑制致病細菌在腸道內的定植。英國科學家Smith等開展了噬菌體 在豬、牛、羊中防治大腸桿菌腹瀉作用的研究,實驗中有9只犢牛在攻毒后8 小時灌服噬菌體混懸液(濃度為1011PFU),未發現腹瀉現象。如在攻毒發病 后飼喂噬菌體,實驗組13頭犢牛中死亡2頭,而對照組未飼喂噬菌體的14頭 則全部死亡,結果表明,噬菌體可殺滅大腸桿菌,阻止其在動物腸道中定植, 有效降低動物死亡率;Waddell等對牛進行大腸桿菌O157:H7攻毒,攻毒前 后多次給牛口服噬菌體株噬菌體混合劑,結果顯示,噬菌體治療組,在攻毒8 天后,牛糞中已無大腸桿菌排出,而此時糞中噬菌體的數量增加到 109-1010PFU/g,這表明噬菌體在牛體內發生了復制增殖,并發揮了有效的殺菌 作用。Barrow等以雞和牛為實驗動物,研究發現噬菌體能夠防治大腸桿菌感 染引起的雞敗血癥和腦膜炎噬菌體還能推遲牛菌血癥的發生,并延長了其存 活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大學,未經廣西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185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