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加工雙工件的車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17240.2 | 申請日: | 2021-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582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璐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貝斯坦貿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3/32 | 分類號: | B23B3/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4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加工 雙工 車削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用于加工雙工件的車削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側固設有加工箱,所述加工箱內設有開口向右且上下對稱的夾緊腔,所述夾緊腔內滑動連接有夾緊板,所述夾緊板右側安裝有能滑動連接的夾緊器,所述夾緊器內夾持有工件,本發明相比于傳統的車削裝置,首先,本發明能同時對兩根工件進行車削加工,且通過本發明能衍生出對多根工件進行加工的車削裝置,其次,本發明能調整夾緊板的位置從而控制夾緊板之間的距離從而使車削箱能順利通過,防止出現卡死,兩側夾緊板的移動距離相同,且兩側刀具板的移動距離也相同從而保證對兩根工件加工的一致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削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加工雙工件的車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車削作為機械加工中一項重要的工藝,已經十分普及且發達,通過轉動工件,并同時移動刀具從而完成對工件的車削。
目前,主要的車削設備是對一根工件進行加工,工作效率限制住,只能加工完一根工件后才能對下一根工件進行加工,可以設計一種能對多根工件進行加工的車削設備,提高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目前的車削設備是對一根工件進行加工,工作效率限制住,可以設計一種能對多根工件進行加工的車削設備,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例設計了一種用于加工雙工件的車削裝置,本例的一種用于加工雙工件的車削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側固設有加工箱,所述加工箱內設有開口向右且上下對稱的夾緊腔,所述夾緊腔內滑動連接有夾緊板,所述夾緊板右側安裝有能滑動連接的夾緊器,所述夾緊器內夾持有工件,所述夾緊器能通過人力操作夾持住所述工件,所述加工箱內設有能帶動兩側的所述夾緊板互相遠離且靠近的調整裝置,所述調整裝置能控制兩側的所述夾緊板移動距離相同,且所述夾緊板左側固設有移動轉軸,所述加工箱內設有能帶動兩側的所述移動轉軸朝相反方向轉動的轉動裝置,且所述轉動裝置帶動兩側的所述移動轉軸轉動速率相同,所述底座上側設有位于所述加工箱右側的固定箱,所述固定箱下側固設有連接于所述底座上側的支架,所述固定箱內設有開口向左的儲存腔,所述儲存腔右內壁上固設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左側連接有第一氣缸桿,所述第一氣缸桿左側固設有車削箱,所述第一氣缸啟動能通過所述第一氣缸桿帶動所述車削箱左右移動,所述車削箱內設有中間腔,所述中間腔內設有上下對稱的刀具板,所述刀具板能對所述工件進行切削,所述中間腔內設有能帶動兩側的所述刀具板互相遠離或靠近的移動裝置,且所述移動裝置帶動兩側的所述刀具板移動距離相同。
其中,所述調整裝置包括設于所述加工箱內且位于所述夾緊腔左側的調整腔,所述調整腔前壁內固設有調整電機,所述調整電機后側的輸出軸上固設有調整軸,所述調整軸上固設有調整齒輪,上側的所述移動轉軸左側轉動連接有上移動桿,所述上移動桿伸入所述調整腔內且滑動連接于所述調整腔右壁內,下側的所述移動轉軸左側轉動連接有下移動桿,所述下移動桿伸入所述調整腔內且滑動連接于所述調整腔左壁內,所述調整齒輪與所述上移動桿以及所述下移動桿嚙合。
其中,所述轉動裝置包括設于所述加工箱內且位于所述調整腔右側的傳動腔,所述傳動腔底壁內固設有主電機,所述主電機上側的輸出軸上固設有驅動軸,所述驅動軸上固設有驅動齒輪,所述傳動腔內轉動連接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上固設有嚙合連接于所述驅動齒輪的傳動齒輪,所述加工箱內設有連接于所述調整腔與所述夾緊腔之間且以所述傳動腔為中心上下對稱的錐齒輪腔,所述移動轉軸伸入所述錐齒輪腔內且所述移動轉軸上固設有第一錐齒輪,所述傳動軸內設有上下對稱且開口向所述錐齒輪腔一側的花鍵腔,所述花鍵腔內花鍵連接有能上下移動的花鍵軸,所述花鍵軸上固設有嚙合連接于所述第一錐齒輪的第二錐齒輪,兩側的所述第二錐齒輪上轉動連接有分別伸入所述上移動桿以及所述下移動桿內且卡緊于所述上移動桿以及所述下移動桿內的連接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貝斯坦貿易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貝斯坦貿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1724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