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經驗函數和物聯網的汽車鋰電池動態充電保護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14866.8 | 申請日: | 2021-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652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趙澤盟;楊超;李康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驥馳聚能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2H7/18;H02J7/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經驗 函數 聯網 汽車 鋰電池 動態 充電 保護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的基于經驗函數和物聯網的汽車鋰電池動態充電保護系統,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中,利用神經網絡模型和經驗函數動態生成第一充電閾值電壓和第二充電閾值電壓,第一充電閾值電壓和第二充電閾值電壓可以根據電池自身的損耗情況來進行調整,同時通過權重因子對神經網絡模型的輸出結果進行修正,使輸出結果可以動態貼合每個電池自身實際情況,使得動態保護更加準確和更具適應性,大大提高了電池的壽命,此外,采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各種有線和無線網絡與互聯網融合,將電池信息實時準確地傳遞出去,使充電信息獲取更加方便和智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充電動態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基于經驗函數和物聯網的汽車鋰電池動態充電保護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電池(例如手機鋰電池、汽車鋰電池、鉛酸電池等)一般具有充電保護功能以及快充功能,但是目前的充電方案一般是先采用快充功能將電池充電到80%左右,然后采用緩慢充電的方式進行“充電保護”,可以對充電電池進行充電保護。
但是上述功能一方面僅僅對充電電池進行了較為死板的保護,沒有考慮到充電電池自身的損耗,充電保護誤差較大,導致無法對電池進行有效充電保護,另一方面,對于汽車鋰電池,需要采用充電樁進行充電,而此方法增加了充電樁的負擔,尤其對于現在流行的充電樁,其本身也具有儲電功能,在對汽車鋰電池進行充電時,需要隨時調節充電電壓,并且隨時調整充電功率,無疑對充電樁本身造成了損壞,因此目前的“充電保護”不夠完善,并且針對汽車鋰電池的充電保護僅僅是將風險從消費端轉嫁到充電樁廠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充電保護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的第一方面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池充電動態保護方法,包括:
獲取電池的充電信息,所述充電信息包括剩余可循環次數數據、充電次數數據以及每次充電時長信息;
將所述充電信息輸入至預設的神經網絡模型,所述神經網絡模型輸出第一充電閾值電壓,并通過所述充電信息和設定損耗經驗函數生成第二充電閾值電壓;所述神經網絡模型是利用同一類型不同電池的充電信息訓練得到;
在所述電池通過一充電電源充電過程中,若所述電池的充電電壓低于所述第一充電閾值電壓,觸發產生第一脈沖電流,若所述電池的充電電壓達到所述第二充電閾值電壓,觸發產生第二脈沖電流;其中,
所述第一脈沖電流用于觸發一儲能裝置耦接所述電池,所述第二脈沖電流用于觸發所述儲能裝置耦接所述充電電源。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通過所述充電信息和設定損耗經驗函數生成第二充電閾值電壓,包括:
基于所述剩余可循環次數數據與設定總循環次數數據的比值、設定過沖保護閾值以及快沖加速區間,生成當前剩余可循環次數對應的過沖保護閾值和可快沖區間;
根據充電次數數據、每次充電時長信息以及設定損耗經驗函數,生成閾值誤差修正值;
利用所述閾值誤差修正值對所述過沖保護閾值進行修正,得到所述第二充電閾值電壓。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還包括:建立所述神經網絡模型。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神經網絡模型為貝葉斯網絡模型。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還包括:
結合專家模型從專家庫中獲取對應充電總時長的打分數據;
根據所述打分數據結合預設的打分數據與權重因子的對應關系表,確定對應的權重因子;
利用所述權重因子修正所述貝葉斯網絡模型的輸出結果。
本發明第二方面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池充電動態保護裝置,包括:
充電信息獲取模塊,獲取電池的充電信息,所述充電信息包括剩余可循環次數數據、充電次數數據以及每次充電時長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驥馳聚能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驥馳聚能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148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