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晚播夏玉米豐產的方法及專用簡易玉米去雄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14285.4 | 申請日: | 2021-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92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馬俊永;鄭春蓮;曹彩云;劉學彤;郭安強;黨紅凱;李科江;李曉爽;李佳;李立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2/20 | 分類號: | A01G22/20;A01G3/08;A01G7/06;A01H1/02;A01C21/00;A01C7/20;A01C7/06 |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專利事務所 13119 | 代理人: | 付震夯 |
| 地址: | 053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晚播夏 玉米 豐產 方法 專用 簡易 去雄 裝置 | ||
1.晚播夏玉米豐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選擇品種
選擇吐絲早的中熟或中早熟品種或者籽粒直收品種;
第二步,調整播種施肥機
第(一)步,測量土壤速效氮含量X,根據測量結果采用公式
F=(82.5-X)*0.15+12,計算全生育期施氮量F;
第(二)步,深種淺埋,
調整玉米播種施肥機開溝鏟和玉米播種耬深度,使播種溝深度8-10cm,籽粒埋土深度2-3cm,以確保淺埋早出苗,同時保持土壤水分不干;
第(三)步,調整玉米播種施肥機樓腳寬度和播種盤上的種槽之間的距離,保持播種的株距和行距都在38-39cm之間,且行距和株距相等;
第(四)步,調整玉米播種施肥機施肥控制鈕,使得一次將所有肥料全部播下;
第(五)步,調整玉米播種施肥機施肥樓腳和播種樓腳之間的距離,使播種后的種肥距離大于7厘米;
第三步,播種并施肥
采用上述調整好的玉米播種施肥機播種并施肥;
第四步,澆灌
在拔節、大喇叭口期、吐絲期、灌漿期任一時期,0-50cm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都應及時灌溉,灌溉時灌水量掌握40-45方/畝;
第五步,去雄穗
在玉米開始散粉后7-10天后,將所有玉米的雄穗去掉;
第六步,收獲玉米
根據后茬作物確定收獲玉米的時間和方法:
當后茬作物為小麥時,在10月1日至10月3日之間再次澆灌玉米,澆灌7-10天后,收獲玉米,整地播種小麥;
當后茬無越冬作物時,在10月20日后收獲。
2.權利要求1所述的晚播夏玉米豐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步,調整玉米播種施肥機樓腳寬度和播種盤上的種槽之間的距離時,根據播種時的日期調整,株距或行距d=38.5+0.1×R,-10≦R≦10;其中,R為播種時的日期超過6月20日的天數,若播種日期在6月20日以前,則R為播種日期距離6月20日的天數的相反數。
3.權利要求1所述的晚播夏玉米豐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步播種施肥后,在地壟上鋪設透水反光膜。
4.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晚播夏玉米豐產的方法中專用簡易玉米去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帶有行進輪和把手的小車,在所述小車上方設置有豎向的導向柱和升降機構,在所述升降機構上方設置有升降座,在所述升降座上設置有導向孔,所述導向柱插入所述導向孔中,在所述升降座上方設置有電機座,在所述電機座上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轉桿豎直方向,在所述升降座左右兩側設置有支撐柱,在所述支撐柱頂端設置有限位套筒,在所述限位套筒內設置有轉動軸,在所述轉動軸兩端設置有上刀片,所述轉動軸與所述電機的轉桿通過蝸輪蝸桿機構動力連接;所述上刀片為“V”字型,所述上刀片上端與所述轉動軸固定。
5.權利要求4所述的簡易玉米去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刀片下方的支撐柱側面設置有下刀片,所述下刀片的上端面略低于所述上刀片的底端。
6.權利要求5所述的簡易玉米去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片為“V”字型,該下刀片與水平面的夾角為20-50度。
7.權利要求4所述的簡易玉米去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軸包括帶有與所述電機動力連接的主轉軸和與該主轉軸連接的伸縮轉軸,在所述主轉軸兩端帶有承接孔,所述伸縮轉軸插入所述承接孔中,在承接孔側面的主轉軸上設置有螺紋孔,在所述螺紋孔中設置有定位螺桿,所述上刀片固定在所述伸縮轉軸上。
8.權利要求4所述的簡易玉米去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套筒側面的下方設置有擋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未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1428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