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盜智能鎖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14075.5 | 申請日: | 2021-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477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黃興主;牟慶偉;余開軍;郝德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施曼機電(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49/00 | 分類號: | E05B49/00;E05B45/06;E05B17/00;E05B15/00;E05B9/00;G07C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陽聯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司曉蕾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盜 智能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盜智能鎖,蓋板上設有指紋鎖模塊,第一底座內設有安裝槽,安裝槽內設有第一安裝板,第一安裝板相對其中心對稱設有第二安裝板,第二安裝板一側設有第二活塞、第一活塞軸和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上設有吸盤,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間設有第一彈簧,安裝槽內壁還設有報警器和鋰電池,鋰電池對報警器供電,第三安裝板一側設有位移探頭。由指紋鎖模塊實現指紋解鎖,并利用位于安裝槽內的洗盤對蓋板進行抵靠,實現了蓋板的防翹起,利用位移探頭實現對第一活塞軸伸縮以及第一彈簧的伸縮監測,來實現對蓋板防盜的預警,當產生第一活塞軸和第一彈簧發生位移時,說明蓋板被撬開,此時由報警器進行報警,從而實現了防盜預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鎖的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防盜智能鎖。
背景技術
智能鎖已經在眾多領域運用,比如安防領域內的電子門禁系統、自動控制領域內機柜門禁系統等,智能鎖已經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方式存在。現有的智能鎖常見的開鎖驗證方式有刷卡、輸入數字密碼、指紋或兩種驗證方式相結合。
智能鎖在使用時,由于其外殼容易被撬開,導致其內部的電控以及主板容易受到損壞或盜竊,且撬開不易被發掘,故此亟需開發一種防盜智能鎖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盜智能鎖,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盜智能鎖,包括第一底座和位于第一底座一側的蓋板,所述蓋板上設有指紋鎖模塊,所述第一底座內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設有第一安裝板,所述第一安裝板相對其中心對稱設有第二安裝板,所述第二安裝板靠近第一底座的一側設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靠近第一底座外壁設有第一活塞軸,所述第一活塞軸靠近第一底座側壁設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上設有吸盤,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間設有第一彈簧,所述安裝槽內壁還設有第三安裝板,所述第三安裝板上設有報警器和鋰電池,所述鋰電池對報警器供電,所述第三安裝板靠近第一安裝板的一側設有對第一彈簧的伸縮量進行監測的位移探頭,所述位移探頭與第三安裝板之間連接有第二底座。
優選地,所述第一底座的上端設有第一密封條,所述蓋板靠近第一底座的一側設有第二密封條和第三密封條,所述第二密封條和第三密封條之間形成供第一密封條插入的密封槽。
優選地,所述第一底座內設有第四安裝板,所述第四安裝板內布設有隔板,所述隔板之間形成防水腔,所述隔板上設有若干個第一通氣孔,所述第一通氣孔與防水腔連通,所述第一底座上設有與防水腔連通的第二通氣孔。
優選地,所述第四安裝板靠近第一底座的一側設有電控模塊,所述電控模塊靠近第一底座的一側設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靠近第一底座的一側設有第二活塞軸,所述第二活塞軸靠近第一底座的一側設有第四活塞,所述第四活塞固定在第一底座上。
優選地,所述第三活塞和第四活塞之間設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套接在第二活塞軸的外周。
優選地,所述第一底座靠近第四安裝板的一側設有第二緩沖板,所述第二緩沖板上設有第一緩沖墊。
優選地,所述電控模塊靠近第二緩沖墊的一側設有定位板,所述第一緩沖墊靠近定位板的一側設有供定位板插入的第二限位槽。
優選地,所述吸盤抵靠在第三密封條的內側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時,由指紋鎖模塊實現指紋解鎖,并利用位于安裝槽內的洗盤對蓋板進行抵靠,實現了蓋板的防翹起,另外,利用第一活塞軸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間伸縮,并利用位移探頭實現對第一活塞軸伸縮以及第一彈簧的伸縮監測,來實現對蓋板防盜的預警,當產生第一活塞軸和第一彈簧發生位移時,說明蓋板被撬開,此時由報警器進行報警,從而實現了防盜預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施曼機電(中國)有限公司,未經德施曼機電(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1407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