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自動蓄電池加O型圈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12979.4 | 申請日: | 2021-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10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孫振宇;許月剛;裴小鵬;曹龍泉;馮志;楊震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天能動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12 | 分類號: | H01M10/12;H01M10/04;H01M50/183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金龍 |
| 地址: | 313103 浙江省湖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自動 蓄電池 裝置 | ||
1.一種全自動蓄電池加O型圈裝置,蓄電池頂面具有正、負兩個端極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動蓄電池加O型圈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用于輸送待加O型圈的蓄電池的輸送帶,以及從輸送帶上游端向下游端依次排列的套O型圈機構、下壓到位機構、檢測機構;
套O型圈機構,用于在每個端極柱的頂部套一個O型圈,包括用于每次供應一個O型圈的篩分振動盤,以及用于將篩分振動盤提供的一個O型圈拾取并套設到端極柱頂部的拾取臂;
下壓到位機構,用于將套在端極柱頂部的O型圈下壓到位,包括可豎向升降的下壓桿,下壓桿的底面具有供端極柱伸入的第一避讓孔;
檢測機構,用于檢測確認蓄電池的兩個端極柱上成功裝配O型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蓄電池加O型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O型圈機構、下壓到位機構和檢測機構處分別設有用于對蓄電池進行定位的第一定位機構、第二定位機構和第三定位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動蓄電池加O型圈裝置,其特征在于,各定位機構均包括可沿垂直輸送帶輸送方向平移、從兩側夾緊固定蓄電池的一對夾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蓄電池加O型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篩分振動盤的內側壁具有螺旋向上的傳送軌道,傳送軌道的出口端銜接一段寬度與O型圈尺寸相配合的限位傳送軌道;
所述套O型圈機構包括用于安裝所述拾取臂的滑座,所述支架上設有沿垂直輸送帶輸送方向延伸的滑軌,滑座上設有與所述滑軌配合的滑塊,所述滑座由設于支架上的第一氣缸驅動平移,所述滑座上還設有用于驅動所述拾取臂升降的第二氣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動蓄電池加O型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臂為兩個,分別對應于蓄電池的正、負端極柱,每個拾取臂包括底面開口的安裝套筒,以及頂端伸入安裝套筒內的拾取柱,所述安裝套筒內設有擠壓所述拾取柱、使所述拾取柱底端伸出安裝套筒的壓緊彈簧;
所述拾取柱具有底端伸出安裝套筒時伸入O型圈中心孔的拾取狀態,以及在拾取臂下降過程中、與端極柱抵頂時縮進安裝套筒內從而使O型圈掉落到端極柱上的釋放狀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動蓄電池加O型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傳動軌道的出口端設有擋板,并且在第一個O型圈抵靠所述擋板時,該O型圈的中心孔對應的位置設有避讓所述拾取柱底端的第二避讓孔。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動蓄電池加O型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柱的底端邊緣設有倒角;所述安裝套筒與拾取柱之間設有限制拾取柱從安裝套筒內掉出的限位結構。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蓄電池加O型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機構包括可豎向升降的檢測桿,所述檢測桿的底面設有供端極柱伸入的第三避讓孔,所述檢測桿由第三氣缸驅動升降,檢測桿與第三氣缸之間還設有用于檢測檢測桿下壓時所受壓力的壓力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天能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天能動力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1297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