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相帶電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11410.6 | 申請日: | 2021-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217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6 |
| 發明(設計)人: | 白賀冰;段洣恒;邢進川;劉獻剛;白蕙境 | 申請(專利權)人: | 白賀冰 |
| 主分類號: | H02K29/03 | 分類號: | H02K29/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3 | 代理人: | 王素貞 |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相 電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相帶電機,包括外轉子、定子,定子包括鐵心和繞組,鐵心外表面上繞其軸線呈放射狀均布若干個軸向通槽,通槽內設置有繞組,繞組包括A相、B相、C相,A相從第1槽開始繞制,跨越至第n槽、在第n槽繞制第一次,跨越至第2n槽、在第2n槽繞制第二次,依次方式繞制至尾槽時,再跨越至第3槽,以此形成A相第一層繞組;在第3槽繞制第一次,跨越至第(3+n)槽、在第(3+n)槽繞制第二次,跨越至第(3+2n)槽、在第(3+2n)槽繞制第三次,依次方式繞制至尾部時,再跨越至第2槽,以此形成A相第二層繞組;在第2槽開始繞制,跨越至第(2+n/2)槽繞制第一次,跨越至第(2+n)槽繞制第二次,依次方式繞制至尾部,以此形成A相第三層繞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機領域,尤其是一種無相帶電機。
背景技術
電動飛行器、電動汽車均以電源為動力,用電動機驅動運行。電力驅動的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由于飛行器、汽車上裝載的電池容量有限,電動機的功效、能耗直接關系到飛行器、汽車的續航里程,現有的飛行器、汽車一般采用三相直流電動機,其能耗大、扭矩小、效率低、續航時間短等缺陷,其大大限制了工作時間、限制了使用范圍。
電機中的諧波是產生附加損耗,引起噪音、振動的重要來源,其中由繞組產生的相帶磁勢諧波占有一定的份量。如何在電機運行時不產生相帶磁勢諧波,從而減少電機的附加損耗、振動、噪音,提高電機的效率,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相帶電機,以減少電機的附加損耗、振動、噪音,提高電機的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一種無相帶電機,包括外轉子、定子,定子包括鐵心和繞組,鐵心外表面上繞其軸線呈放射狀均布若干個軸向通槽,通槽內設置有繞組,繞組包括A相、B相、C相,
其中,A相從第1槽開始繞制,跨越至第n槽、并在第n槽繞制第一次,跨越至第2n槽、并在第2n槽繞制第二次,依次方式繞制至尾槽時,再跨越至第3槽,以此形成A相第一層繞組;
在第3槽繞制第一次,跨越至第(3+n)槽、并在第(3+n)槽繞制第二次,跨越至第(3+2n)槽、并在第(3+2n)槽繞制第三次,依次方式繞制至尾部時,再跨越至第2槽,以此形成A相第二層繞組;
在第2槽開始繞制,跨越至第(2+n/2)槽繞制第一次,跨越至第(2+n)?槽繞制第二次,跨越至第(2+3n/2)槽繞制第三次,跨越至第(2+2n)槽繞制第四次,跨越至第(2+5n/2)槽繞制第五次,依次方式繞制至尾部,以此形成?A相第三層繞組;
B相從第2槽開始繞制,B相與A相的繞制方式相同;
C相從第3槽開始繞制,C相與A相的繞制方式相同;
并且,A相中以第1槽開始為頭部,另一端為尾部;B相中以第2槽為尾部,另一端為頭部;C相中以第3槽開始為頭部,另一端為尾部。
進一步,所述通槽設置在所述鐵心圓周面上,沿圓周面的寬度方向上為傾斜設置,其傾斜角度為0.5°-2.5°。
進一步,所述繞組沿鐵心徑向以單層導線分層設置在通槽中,所述A相、?B相、C相中均設置3層,所述繞組中共設置9層。
進一步,所述通槽的斷面形狀為徑向外端開口的矩形,通槽兩側壁與其內繞組導線之間設置有絕緣層。
進一步,所述鐵心按其周角分成幾段,在各段上分別繞制相對獨立的繞組。
進一步,所述鐵心上按周角分段設置多個繞組后,根據需要將單個繞組單獨輸入,或進行串聯或并聯后輸入。
進一步,所述通槽的數量為磁極數量的兩倍,通槽的寬度不大于兩相鄰通槽之間所夾鐵心的周向寬度,兩相鄰磁極之間的間隙不大于兩相鄰通槽之間所夾鐵齒的周向寬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白賀冰,未經白賀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114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