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旋轉式單桿甘蔗切割擼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11003.5 | 申請日: | 2021-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409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柳沙;張文惠;王海貞;王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D45/10 | 分類號: | A01D45/10;A01D5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衛平智業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張新利;謝建玲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旋轉 式單桿 甘蔗 切割 裝置 | ||
本發明屬于農業收獲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旋轉式單桿甘蔗切割擼葉裝置,包括甘蔗輸送輥,通過動力源帶傳動轉動的甘蔗通道,安裝在通道兩端的環形擼葉刀,位于環形擼葉刀上方的除雜風機,以及由步進電機控制的切割裝置。本發明設計了全新的一種旋轉式單桿甘蔗切割擼葉裝置,實現了甘蔗的擼葉、切段和排渣,解決了現有甘蔗收獲機含雜率高,剝葉通道易堵塞,依附在甘蔗莖桿表面的殘留物不易分離等問題,且體型小巧,能夠用于小型甘蔗收獲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收獲機械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甘蔗收獲機,具體涉及一種旋轉式單桿甘蔗切割擼葉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甘蔗仍是制糖工業的重要原料之一,而甘蔗收獲后的剝葉依然是目前農業中的一個大問題。目前甘蔗收獲的剝葉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人工勞動,但是相對于機械化來說,勞動強度較大,效率低下;另一種便是目前所擁有的一些機械化設備裝置,但是大多數裝置的剝葉效果不佳,導致甘蔗的含雜率較高,送到糖廠后還需要進一步除雜才能繼續加工,作業繁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單桿甘蔗擼葉切割通道存在的對甘蔗剝葉不徹底、剝葉時甘蔗易磨損、蔗桿蔗葉分離通道易堵塞、剝葉后依附在甘蔗表面的殘留物不易分離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旋轉式單桿甘蔗切割擼葉裝置,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旋轉式單桿甘蔗切割擼葉裝置,包括:甘蔗送進機構、蔗桿蔗葉分離機構(又稱為:剝葉裝置)和甘蔗切稍機構(又稱為:切割裝置);
所述甘蔗送進機構包括:甘蔗輸送輥1;
所述蔗桿蔗葉分離機構包括:甘蔗通道6(又稱為:旋轉通道、蔗桿蔗葉通道)和兩個剝葉機構;
所述甘蔗通道6為:管道形式;
兩個剝葉機構分別設置安裝在甘蔗通道6的前后兩端;
所述甘蔗輸送輥1位于甘蔗通道6前端剝葉機構的前方,
所述甘蔗切稍機構位于甘蔗通道6后端剝葉機構的后方;
所述甘蔗輸送輥1用于:通過其旋轉,甘蔗莖稈在甘蔗輸送輥1的摩擦力作用下,由甘蔗通道6的前端向后端移動,在移動的過程中,甘蔗莖稈通過兩個剝葉機構和甘蔗切稍機構;
所述兩個剝葉機構用于:對通過的甘蔗莖稈進行擼葉操作;
所述甘蔗切稍機構用于:
①將甘蔗莖稈的稍部切除;
②將甘蔗莖稈切段;
以方便甘蔗莖稈的捆扎與加工。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在所述甘蔗輸送輥1的圓周上,與甘蔗莖稈接觸的面為弧面,弧面的設計能加大甘蔗輸送輥1與甘蔗莖稈的接觸面,使得甘蔗莖稈的移動更加平穩和高效;弧面同時使得甘蔗莖桿自動回正,可適應不同甘蔗莖桿的形狀;
在所述甘蔗輸送輥1的弧面上設置若干甘蔗輸送輥凸起10,甘蔗輸送輥凸起10可有效固定甘蔗莖稈,增加甘蔗莖稈表面與甘蔗輸送輥1的摩擦阻力,有效地將甘蔗莖稈送入甘蔗通道6中。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剝葉機構為:環形擼葉刀2(又稱為:環形剝葉刀),所述環形擼葉刀2采用環形剝葉的方式將甘蔗莖桿上的蔗葉擼去,使得甘蔗莖桿上蔗葉和蔗桿結合處的受力均勻,減少甘蔗莖桿的磨損;使甘蔗莖桿截面不同處的蔗葉都受力,增加剝葉(擼葉)的效率。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環形擼葉刀2包括:環形刀架11,橡膠條12和若干圓弧形刀片13;
在所述環形刀架11的內圈圓周設有凹槽一;所述橡膠條12嵌入安裝于所述凹槽一中,在所述橡膠條12的內圈圓周設有凹槽二;
所述若干圓弧形刀片13嵌入安裝于所述凹槽二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大學,未經中國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1100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