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球蓋菇的大棚及室內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10708.5 | 申請日: | 2021-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062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裴志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源直達商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A01G18/69;A01G18/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欣鼎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34 | 代理人: | 王陽虹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球蓋菇 大棚 室內 栽培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大球蓋菇的大棚及室內栽培方法,所述大球蓋菇的大棚及室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種植環境;起壟壟底強化;壤料混合;堆料發菌;間隔翻拌;接種輔料;發菌出菇管理;按期采菇,本發明中的生產方法有益效果是:防止壟底積水較多,將大球蓋菇菌種泡壞,對大球蓋菇進行澆水,澆水更加的均勻,防止有的地方澆的多及有的地方澆的少而造成生產不均勻的情況出現,將發菌混合壤料用鋼叉類工具從上至下將步驟四中的料堆翻騰抖散至另一側場地,且逐層堆料,視干濕邊澆水邊抖散邊逐層堆料,每隔2至3天對料堆進行翻拌,且進行2至3次的翻拌,有利于壤料上下均勻充分發酵,同時室內采用層架式栽培,充分利用空間,能夠提高栽培量。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栽培方法,具體是一種大球蓋菇的大棚及室內栽培方法,屬于菌菇栽培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大球蓋菇,又名皺環球蓋菇、皺球蓋菇、酒紅色球蓋菇、斐氏球蓋菇、斐氏假黑傘,屬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球蓋菇科、球蓋菇屬,子實體中等至較大,菌蓋扁半球形至扁平,褐色至灰褐色或銹褐色,平滑或有纖毛狀鱗片,干時表面有光澤,蓋邊緣初期內卷且附著菌幕殘片。
在大球蓋菇栽培過程中,壟與壟之間分布不合理會造成灌溉排水不便捷的問題,同時壟底過多的積水,會將大球蓋菇菌種泡壞,在大棚栽培和室內栽培均會出現大球蓋菇菌種泡壞的情況,同時在澆水方面,有的地方澆的多,有的地方澆的少,生產的不均勻等影響產量。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大球蓋菇的大棚及室內栽培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大球蓋菇的大棚及室內栽培方法。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大球蓋菇的大棚及室內栽培方法,所述大球蓋菇的大棚及室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種植環境:分為大棚和室內種植;
步驟二、起壟壟底強化:層架式壟底的底部鋪蓋遮陽網或者是網布或密封底板但壟邊不圍或圍后底部或側邊部有排水等裝置,鋪地式的,壟溝過道可略低于堆料壟底;
步驟三、壤料混合:將細化后的玉米棒料和輔料經攪拌設備混合攪拌,得到混合壤料;
步驟四、堆料發酵:采用逐層堆料邊澆水的方式將全部混合壤料堆成堆狀,且覆蓋薄膜,發菌6天以上;
步驟五、間隔翻拌:用鋼叉類工具從上至下將步驟四中的料堆翻騰抖散至另一側場地,且逐層堆料,視干濕均勻程度邊澆水邊抖散邊逐層堆料,每隔2至3天對料堆進行翻拌;
步驟六、接種輔料:將菌種以點種的放置接種在壟面上,完成后先后將混合壤料和肥沃疏松土壤逐層覆蓋;
步驟七、發菌出菇管理;
步驟八、按期采菇。
優選的,所述步驟一中種植環境為大棚種植,大棚為由一個大棚內設置1-2個小棚形成的多層大棚。
優選的,所述大棚種植的場地起壟方式為兩種:第一種是長條壟,縱向,中間有走道,而第二種是橫向短條壟,有橫向走道和棚中長走道。
優選的,所述起壟壟底底面按照步驟二進行強化。
優選的,所述步驟一中種植環境為室內種植,采用層架式栽培,將網板結構等置于層架每一層處作為壟底,按照步驟二對壟底進行強化。
優選的,所述步驟七的發菌出菇管理中澆水采用導軌移動噴淋的方式進行均勻噴淋澆水,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在走道或層架結構處安裝相匹配的移動導軌,在移動導軌上安裝驅動設備,且按照走道長度分段設置和層架結構的層數設置;
(2)將水泵安裝在驅動設備上,位于噴淋泵出水端口的管體長度與壟面寬度一致,且管體上相間安裝有3至4個霧化噴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源直達商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常州源直達商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107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