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既有結構置換混凝土體系的改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10647.2 | 申請日: | 2021-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25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2 |
| 發明(設計)人: | 徐磊;張憶州;肖更華;施麗娜;趙佳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建工一建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既有 結構 置換 混凝土 體系 改造 方法 | ||
1.一種既有結構置換混凝土體系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S1:根據既有結構的磚墻劃分若干個結構置換施工區域,相鄰兩個所述結構置換區域分別為先期施工區域和后期施工區域,將每個所述結構置換施工區域平均分割為若干長條形的施工分塊;
S2:對于位于所述先期施工區域外側的施工分塊,在其長邊方向及短邊方向,沿磚墻底部鑿除局部墻體形成多個間隔的臨時施工洞口,對于與外側的施工分塊間隔設置的施工分塊,在其短邊方向沿磚墻底部鑿除局部墻體形成多個間隔的臨時施工洞口,在先期施工區域跳倉施工各施工分塊,依次拆除所述先期施工區域內的木結構樓板以及其下部的木結構梁,然后,在所述后期施工區域跳倉施工各施工分塊,依次拆除后期施工區域內的木結構樓板和木結構梁;
S3:設置貫穿所述臨時施工洞口的多根連接鋼筋,在所述磚墻兩側先期施工區域和后期施工區域分別澆筑混凝土樓板,在磚墻兩側沿其周向澆筑施工加固梁,且閉合的加固梁與混凝土樓板整體澆筑為一體,后澆所述臨時施工洞口處的混凝土,所述臨時施工洞口上方留設的開口部分進行砌磚封閉,完成既有結構的置換施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結構置換混凝土體系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還包括:待先行施工的施工分塊的木結構樓板和木結構梁置換施工完成后,跳倉拆除其余施工分塊內木結構樓板和木結構梁并澆筑混凝土樓板,在其余施工分塊的短邊方向,沿磚墻底部開設若干通孔并穿入連接鋼筋,連接兩側施工區域的混凝土樓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結構置換混凝土體系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對于位于先期施工區域外側的施工分塊長邊方向一側未鑿除磚墻的區域,在相應磚墻底部開設若干通孔并穿入連接鋼筋,連接兩側施工區域的混凝土樓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結構置換混凝土體系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還包括,在鑿除局部磚墻形成多個間隔設置的臨時施工洞口的過程中,在所述磚墻上安裝多個第一位移傳感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結構置換混凝土體系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分段拆除后的木結構樓板由臨時施工洞口運出先期施工區域,在木結構梁底部設置臨時支撐再進行分段切割拆除,且拆除的木結構梁分批運出先期施工區域。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結構置換混凝土體系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梁截面高度與所述磚墻厚度相同,且所述加固梁的截面寬度為其截面高度的1/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結構置換混凝土體系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在所述先期施工區域和所述后期施工區域的混凝土樓板上設置若干第二位移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建工一建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建工一建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1064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性能聚丙烯鍍鋁基膜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螺紋脫模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