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深孔鉆孔軌跡較正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09077.5 | 申請日: | 2021-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966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4 |
| 發明(設計)人: | 安仰生;甘延景;安悅;杜顯彪;周付彬;王少杰;邊從林;沈盼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山東省地勘局第二地質大隊) |
| 主分類號: | E21B7/10 | 分類號: | E21B7/10;E21B44/00 |
| 代理公司: | 山東舜天律師事務所 37226 | 代理人: | 王永建 |
| 地址: | 272106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深孔 鉆孔 軌跡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深孔鉆孔軌跡校正方法,校正的技術參數指標為:施工的鉆孔為500m以上的中深孔,所尋找的目標體為隱伏陡傾斜或是產狀大于45°的目標體,且礦體埋深在400m以上;鉆孔軸線穿過的地層有軟弱地層,鉆孔軸易跑偏;鉆孔彎曲度測量數據齊全準確無誤;利用excel表格軟件計算鉆孔彎曲度測量數據的換算坐標值,利用section軟件的表格數據投影功能繪制鉆孔軸線的軌跡。本發明能夠快速繪制施工中深部鉆孔軸線軌跡,以判別深部隱伏礦體的賦存位置,有效解決中深孔易跑斜鉆孔軸線軌跡校正的關鍵技術難題。這一發明具有精度高、工作效率快、找礦勘探成本低等特點,對于推動我國深部鉆探施工、深部隱伏找礦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質勘查探礦中中深部鉆孔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深部鉆孔軸線軌跡較正的技術方法課題。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對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探尋深部礦體,了解隱伏礦體的產出形態,探求深部礦體資源儲量,鉆探施工的難度不斷加大,且易于跑斜。然而,一些斜孔、深孔的彎曲度校正的準確性,對每個鉆孔單工程能否達到預期設計的地質目的起著一定的作用。因此,為快捷方便并且準確的繪制鉆孔彎曲度校正軸線,確保鉆孔單工程順利達到地質目的,提高后期礦體空間位置的確定及資源量的估算等工作的精度,急需有效的方法技術快速繪制鉆孔軌跡,以識別深部隱伏礦床的賦礦位置的準確性,傳統的手繪方法效率低、誤差大,技術研發勢在必行。
由于地表礦、淺部礦及易識別礦越來越少,為滿足國家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不得不向地球深部進軍,尋找難以發現和識別的隱伏礦、深部礦。而隱伏礦或深部礦多埋藏深度在400米以下,為控制深部礦體形態,探明礦體資源儲量,采用鉆探工程對礦體進行控制,且鉆探施工多以中深孔為主。隨著鉆探深度的加大,鉆孔彎曲度測斜及校正對工程質量能否達到地質目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發明通過大量實驗研究及勘探實踐,解決了影響深部鉆探施工鉆孔軸線軌跡較正的關鍵技術難題。這一發明對于推動我國深部鉆探施工、深部隱伏找礦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 由于地表礦、淺部礦及易識別礦越來越少,為滿足國家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不得不向地球深部進軍,尋找難以發現和識別的隱伏礦、深部礦。而隱伏礦或深部礦多埋藏深度在400米以下,為控制深部礦體形態,探明礦體資源儲量,采用鉆探工程對礦體進行控制,且鉆探施工多以中深孔為主。隨著鉆探深度的加大,鉆孔彎曲度測斜及校正對工程質量能否達到地質目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手段:
一種中深孔鉆孔軌跡較正方法,所述的較正指標的方法如下:
步驟一:鉆孔選點:首選確定選擇目標體,施工的鉆孔為500m以上的中深孔,所述的目標體為位置在礦體傾角45度至90度之間,且礦體埋深在400m以上;
步驟二:鉆孔軸位移:鉆孔軸線穿過的地層有軟弱地層,鉆孔軸易跑偏;
步驟三:數據的采集:鉆孔彎曲度測量數據的采集,且保證測量數據的采集準確無誤;
步驟四:數據的分析:利用表格軟件將鉆孔彎曲度測量數據換算為坐標值,利用地質圖軟件的表格數據投影功能,將換算得到坐標值繪制鉆孔軸線的軌跡。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如何快速繪制施工深部鉆孔軸線軌跡,以判別深部隱伏礦體的賦存位置問題,提供一種陡傾斜深部隱伏礦體鉆孔軌跡校正方法。鉆孔軸線軌跡校正方法,即利用excel表格軟件推導的公式確定出每個拐點在剖面上的二維坐標位置,然后用section軟件中的表格數據投影功能繪制鉆孔軸線的軌跡。
作為優選,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
所述的數據的分析中表格軟件為excel表格軟件,在excel表格軟件中利用推導的公式確定出每個拐點在剖面上的二維坐標值。
所述的數據的分析中地質圖軟件為section軟件,用section軟件中的表格數據投影功能繪制鉆孔軸線的軌跡,結合樣品分析結果圈定礦體,估算礦石資源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山東省地勘局第二地質大隊),未經山東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山東省地勘局第二地質大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0907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